在正宁的平畴沃野之上,紫苏,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存在,长相普通、收获较迟、产量颇低,但平平的外貌之下却隐藏着“泼天的富贵”。
紫苏,古称“荏”,正宁当地至今称其为“荏”。传说华佗有一次用一种紫色的草救了一群中毒的人,为记住这种草药,他便起名“紫舒”,后人称之为“紫苏”。紫苏在正宁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紫苏叶、紫苏梗、紫苏籽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做汤,茎叶可腌渍,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亦是国家原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60种物品之一。
宋仁宗对紫苏情有独钟,将紫苏叶泡制的饮料作为钦定解渴消暑饮料。研究表明,紫苏叶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之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怕冷、无汗、胸闷、咳嗽以及食蟹中毒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症。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