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庆阳融媒记者陆洋)自天津市红桥区和合水县建立结对帮扶以来,两地持续推进教育帮扶,从初步启动到人才交流日趋密集,从面对面的集中培训到通过互联网、远程同步教学系统开展常态化网络送课和远程同步教学,从教师培训到硬件建设,红桥区不断帮助合水县推动教育资源协调发展、协同发展,教育领域帮扶协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天津市红桥区紧紧围绕“合水所需”和“红桥所能”,通过建立帮扶团队,以传、帮、带等方式,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帮扶团队通过日常教学示范、教研活动指导、学科调研指导、专题报告、座谈交流、上示范课等方式,帮助合水县受援学校提升教研实效,提高课堂效率,合水县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得到极大提升。
今年秋季学期,合水县乐蟠初中迎来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天津市西青道中学援甘教师刘冰。到岗之初,刘冰积极了解校情、学情,很快就确定了适宜的教学模式。课堂中,她倡导快乐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外,她则想方设法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服务。“我希望通过这一年的支教,把好的教学经验教给这里的老师,让学生对生物学有更多兴趣,能够为东西部教育协作贡献我的微薄之力。”刘冰说。
和刘冰一样,在合水县三店里小学任教的张宇,来自天津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也是此次援甘的教师之一。张宇不仅担任语文学科教学,还担任一年级班主任,面对这些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孩子,她注重激励教育,不断引导规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讲授知识,她的课堂上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据了解,此次共有14位来自天津市红桥区各个学校的教师前来合水县援教,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生物、体育等7个学科。“希望我们援甘的14位老师能够把红桥区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式和当地的实际教育情况相融合,帮助合水县找到适合的教育发展新模式,助力全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天津市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师教育部副主任、援甘教师团队负责人杨奕说。
教育帮扶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大举措,也是东西部协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天津市红桥区的“组团式”帮扶不仅给合水县带来了各类名师,还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为合水县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不小的力量。目前,全县有20余所中小学与红桥区的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红桥区先后有189名教师来到合水县开展支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