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庆阳融媒记者安志鹏通讯员王毓)记者近日从市水土保持管理局获悉,近年来,我市将水保工程与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创新治理模式,强化治理措施,全力构筑陇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让群众长享水保“绿色福利”。截至2024年底,全市水土保持状况良好面积达到1.55万平方公里。
我市在全国率先发起固沟保塬工程,创新提出“塬面径流调控,沟头加固防护,坡面综合治理,沟道水沙集蓄”四道防线为核心的治理保护模式,近年来累计治理侵蚀沟道252条,拦蓄地表径流1927万平方米,惠及74个乡镇169个行政村70多万人,拦沙387万吨,保护耕地54.36万亩。西峰区清水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入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我市创新“梯田建设+产业培育”模式,把梯田建设与旱作农业、产业开发相结合,全市共修梯田891.5万亩,新增耕地2776亩,人均梯田3.8亩以上,梯田化率达到90.9%,年新增经济和生态价值一亿元以上。创新“淤地坝+四变改革”模式,通过坝变田、坝变路、坝变沟、坝变水源,有效发挥了防洪减沙、淤地造田、以坝代路、灌溉养殖功能,全市997座淤地坝累计拦截泥沙1.25亿吨,淤成坝地2.6万亩,200多座坝常年蓄水1500万立方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