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翟娜娜)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小课堂在西峰区学院路实验学校举行。西峰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运用智能换脸、现场场景模拟等新技术,制作有关校园霸凌、网络诈骗的案例短视频,向学生展播,实现了传统的“被动听讲”向“沉浸式观看”转变,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今年以来,西峰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镜头记录+技术支持”模式,将真实案例制作成“沉浸式”普法小视频,创新视听表达,有效提升法治宣传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为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注入新动能。
学院路实验学校的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观看这些有趣的视频,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带来的危害,这样的法治教育课让大家学习到了很多的法律知识,受益匪浅。
西峰区人民检察院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新宣传方式,在微视频、短剧、MV等现有宣传形式基础上,充分利用AI技术进行文案视频创作,利用虚拟主播、AI动画等方式,再现真实案件现场,大大提升了普法效果,实现了普法内容“看得到、听得懂、用得上”。
“在视频内容上我们聚焦‘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紧盯社会关切和群众需要,以基层检察院办理的案件为切口进行创作,多角度宣传,努力让作品更加接地气、有温度。”西峰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干警马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