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彩霞 绣线织就振兴图 2025年05月16日

本报讯 (庆阳融媒记者曹康 通讯员李雪燕)十指春风绣芳华,纤纤巧手舞霓裳。在宁县,有这样一位女性,她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带动当地妇女从事香包刺绣产业,用指尖的技艺,一针一线绣出“乡村致富路”。她就是中国民间刺绣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米桥镇康绣坊就业工厂负责人白彩霞。

近日,走进米桥镇康绣坊就业工厂,只见数名绣娘聚拢在一起,一边裁剪布料、搭配颜色、穿针引线、装点配饰,一边唠家常,现场一片欢声笑语。经过绣娘们一针一线手工缝制,一个个图案精美、淳朴典雅的香包制作完成。

“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马上就到了,我们工厂的产品也要参加这次盛会,近期我组织了150多名妇女在我这里做香包,一共做了1.5万件产品,大部分是订单销售,预计收入90万元。”白彩霞说。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白彩霞深知,刺绣不仅是一门传统技艺,更是文化的传承。在她的作品中,既有传统的刺绣图案,也融入了现代元素和艺术感。白彩霞通过创新尝试,使刺绣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让更多年轻人对刺绣产生兴趣并愿意学习。

葛翠儒是康绣坊就业工厂的绣娘,农活闲暇之余她就穿针引线,精心绣制香包刺绣产品。就业工厂的这份工作让她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小小香包也成为带动她增收致富的“金荷包”。“我跟随白彩霞做香包有30多年了,每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葛翠儒说。

随着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临近,白彩霞也比往常更加忙碌,她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制作香包,并通过网络进行宣传推介,订单比往常增加不少。

目前,康绣坊就业工厂有15名刺绣能手驻厂生产,月工资2800元,600余名妇女分散居家生产,月均收入1800元。“端午节马上就到了,今年是蛇年,蛇在传统文化中寓意智慧、吉祥、聪明、伶俐,我设计了几款有‘蛇’元素的样品,还融入了几款小孩子喜欢的带有‘哪吒’‘猪猪侠’‘孙悟空’等元素的产品,一共1000多件产品,期待能得到大家的喜爱。”白彩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