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思 张瞳 南力 实习生 鲁荣 刘子栋 刘馨阳
今年的高温天气催热了各种降温产品,随着新经济模式、新零售形式的出现,“夏日经济”迅速升温,多样化、新奇化、个性化的消暑模式让冷饮、瓜果、防晒用品等进入销售黄金期,营业额连续增长,商家紧跟消费趋势,开启“揽金季”。
西瓜销售火热
入伏以来,天气持续高温炎热,解渴消暑的水果备受市民热捧,尤其以西瓜销售最为火热。
8月4日凌晨5点,西峰区天禾瓜果批发市场,聚集了大批水果批发商,等待着搬运工人前来卸货、装货,他们的摊位前最显眼的就是满车的西瓜。6点,迎来了市场最为忙碌的时刻,来自全市8县(区)的水果商贩陆续前来批发购买西瓜。至此,一天的西瓜销售正式开启。
据了解,天禾瓜果批发市场目前售卖的西瓜,主要以宁夏、新疆、陕西出产的为主,价格在每斤0.8元到1.5元不等。据批发商王志峰介绍,天气不热的时候,一车30吨左右的西瓜两三天都卖不完;天气热的时候,一个摊位一天卖两车西瓜不成问题。
“未来西瓜价格走势主要还得看天气。”王志峰说,这几天西瓜一天一个价,价格增降幅基本在20%左右。
而在一些街头巷尾,不少商贩用货车拉着西瓜,在街边叫卖,这些商贩卖的西瓜以本地瓜为主。商贩毛先生说,今年西瓜的销量非常可观,拉一车2000多斤的西瓜,三天时间就能卖完。
毛先生算了一笔账,从西峰区肖金镇批发的西瓜均价按照每斤1元计算,零售均价每斤按照1.5元,每卖一个10斤左右的西瓜,就能赚5元钱。
位于西峰区解放西路、岐黄大道、陇东大道等处的多家水果店,西瓜的销量也很可观,价格每斤在2.5元到4元不等。这些商家坦言,由于门店租金高,附近一带的水果价格本就比较贵,如果不在商圈、住宅区卖,价格肯定要低些,即使这样的价格,销量也比去年翻了一番。
在西峰区秦直东路某超市,水果专卖区顾客较往日明显增多,西瓜的价格比水果店略便宜,且品类也较多,其中麒麟西瓜每斤2.38元,西瓜(8424)每斤4.28元,硒砂瓜每斤0.99元。
据该超市生鲜部经理刘宗良介绍,超市每天都会推出一款特价西瓜,以硒砂瓜为例,活动期间,每天可销售1吨左右,日常也能销售六七百斤。“由于今年天气较炎热,与去年同期相比,西瓜销量较上年增长了10%左右。”刘宗良说,预计近段时间,西瓜的销量还会持续增长,这波热潮将会持续到8月底。
防晒商品走俏
三伏天,烈日炎炎。为了抵抗灼人的阳光,他们全副“捂”装,防晒霜、遮阳伞、太阳镜纷纷登场,成了夏日必备品。
8月4日,记者走访了西峰城区的几处商场,位于岐黄大道的一处化妆品店里,人头攒动。防晒专区的位置处在正门口,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满减活动的标语引人注目。“防晒产品有乳、霜、啫喱、喷雾等多种质地,也具备不同的防晒指数,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皮肤状态和实际需求来选择。”导购刘丽正向顾客介绍产品功效。
刘丽告诉记者,最近气温高居不下,分分钟就把人晒出汗来,如果不做好皮肤防护,极有可能被晒黑、晒伤。因此,防晒用品销售达到高峰期。
防晒用品,当然少不了太阳镜。“4月中旬以来,太阳镜的销量见涨,尤其晴天时,很多消费者一进店门就直接走向太阳镜柜台。”南大街一眼镜店店长拜荣飞告诉记者,夏季光线强烈,光线中的紫外线会损伤角膜和视网膜,佩戴太阳镜能有效防止紫外线、强光、眩光对眼睛的伤害。
“店里有各式各样的太阳镜,价格200元到600元不等,卖得最好的是时尚款的太阳镜,尤其是上深下浅的渐变色深受年轻人青睐,旅游度假的时候戴上拍照片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拜荣飞说,目前,太阳镜每天的销量呈逐渐上升状态,每月的太阳镜销量至少能达到七八十件。
冷饮雪糕畅销
入伏后,我市开启了“烧烤”模式。连日来,记者走访西峰城区发现,今年冷饮、雪糕相比往年更为热销,商家纷纷瞄准商机大打促销牌。持续高温带旺一批“清凉”产品的销售,各大品牌雪糕、冰淇淋、矿泉水、啤酒等平均每天的销量都比之前有所增长。
在城区人流量大的街道,记者发现不少商家都把冰柜放在店门口。安定西路上的一家小卖部老板苏女士说:“入夏后每天都能卖出三四十支雪糕和冰淇淋,另外,冰镇矿泉水、绿茶、可乐等饮料卖得不错,每天都要补货。”
不仅是街边商铺冷饮销售火爆,在城区各大超市,驻足在饮料区和冷藏区的顾客也明显增多,不少人的购物车里都放着各式消暑食品。一些市民将家庭装的饮料和整盒冰淇淋放入购物车。“夏天,吃点冰淇淋降温,我基本来超市就会去冷柜里拿两盒。”前来超市选购的高女士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各大网红奶茶也深受市民喜爱。“给我一杯柠檬水。”“给我一个甜筒。”8月4日下午,在西峰城区某商场里的一家冷饮店前,市民在排队购买饮料,店员十分忙碌。记者在该冷饮店前站了5分钟,就有10多个市民购买了不同口味的冷饮。冷饮店店员告诉记者:“最近,柠檬水的销量最好,每天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两点、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是顾客最多的两个时段。”
冷饮店生意好,超市矿泉水、饮料的销量也持续上升。记者在超市看到,矿泉水、啤酒、饮料的冷藏柜已经摆到了显眼位置。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矿泉水、啤酒、饮料等销量明显上升,比平时上涨了30%左右。记者前往庆阳市某酒水批发公司了解到,每年从五月初开始,啤酒销量开始上涨。“今年七月份的啤酒销量比同期高出5%,但矿泉水的涨幅更为明显,达到了20%左右。”该公司工作人员魏先生说道。
随后,记者在西峰区天禄冷藏物流中心看到,门口一家冷饮批发店的冰柜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雪糕、冰激凌,种类大约有四五十种,几位顾客正将挑好的雪糕放进购物篮里,排队等着老板结账,甚至还有从县里来批发的顾客。雪糕批发供应商王先生说:“近几天,由于天气炎热,雪糕批发数量明显增加。最近一段时间销售情况比较可观,每天可以卖2000多箱,大概有10万多支雪糕,收入4万多元。”
“懒人模式”催火送餐外卖
炎炎夏日里,部分市民懒得出门、懒得做饭、懒得跑路成了常态。
记者走访了解到,入伏以来,市民热衷在家“云”买菜、网上订餐等。外卖服务为市民们提供生活便利同时,也让外卖骑手及商家的收入水涨船高。
据某外卖机构骑手张炳峰说,入伏以来,日均接单量较入夏前增长50单至60单,提成加平台奖励,月均收入能增长约1500元。接单接到手软,钱包日渐丰满,他为自己购买了冰袖、防热坐垫、透气头盔、迷你风扇等防暑降温设备,打算趁着天热多接单多赚钱。
在育才路某外卖机构办公点,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温天气下,外卖订单中包括的项目越来越多,不仅有餐饮、生活用品采购等订单,跑腿服务类订单也不断增多。外卖业务的发展让更多商家看到新的商机,越来越多的店家开启了允许配送服务,还有各种满减活动。但是在众店云集竞争激烈的外卖市场,如何在同类竞品中脱颖而出,打通线上通道,设计运营策略,提高订单数量和更好的服务顾客是每位店家仍需要思考的问题。
暑期“夜经济” 美食与收入“齐飞”
买一把孜然烤羊肉串,点一份藤椒香酥鸡米花,加一盘麻辣炒虾尾搭配冰酿啤酒,食物的热辣脆香混合着冷饮刺激着食客的味蕾,这是属于夏日的酣畅淋漓。
三伏天在西峰区夜市,每天下午7点过后,安定西路和九龙路等夜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老板,来两份香酥钵钵鸡。”市民小薛是夜市的常客,他告诉记者:“这家店今年很火爆,往年我随时来买都有食材,今年如果不早早来,根本买不到,一到晚上10点,基本都卖光了。”
九龙路夜市啤酒经销商黄伟忙得不可开交,他告诉记者,这个夏季啤酒的销售卖得特别好。“销量好的话,一天100件不成问题。”他现在每周的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甚至有时候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高温催生新消费模式
高温天气下,新的消费模式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西峰区西环路某汽车美容保养会所,店员贾晶晶告诉记者,近期,市民驾车行驶在路上酷热难耐,车主们纷纷为爱车开启“买买买”模式,防晒的太阳膜、遮阳板、挡光板、清凉坐垫等很畅销,今夏新推出的一款车内降温喷雾也深受女性车主喜爱。
瞄准用户的高温需求,消暑业务的对象也有了延伸。记者在西峰城区一处宠物会所得知,高温天气下,宠物剃毛、洗澡等消暑服务深受欢迎。为了让顾客的爱宠享受更好的服务,宠物会所出售一些含宠物所需营养物质的“宠物冰品”及消暑零食,适用于兔子、龙猫、猫、仓鼠等宠物的降暑用品销量增长较快。
此外,从平台数据来看,网购热销产品中,迷你风扇、凉席、蚊帐等也销量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