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毛娜娜
便民惠民的智慧社区、升级换代的物业服务、分布均衡的智能停车场,“四点半课堂”为社区孩子打造课后学习乐园,社区暖心餐厅为独居老人用心烹饪餐饮……大家都说,西峰这座城,建设越来越好、服务越来越周到。
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西峰区按照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宜居城市、庆阳发展龙头”的目标定位,坚持市区共建、新老并重、软硬兼施、政企合力,在新旧城区同步推进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一幅宜居宜业的美丽新画卷渐次展开。
“以前小区又脏又乱,基础设施老化。经过改造,小区颜值高了,我们住着也舒心。”家住西峰区南苑路社区片区公路段家属院的居民陈德泉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今年西峰区围绕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谋划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项目20个,对3个社区片区、72个小区及135栋楼宇进行提质改造,惠及群众4079户;通过城区门户绿化等项目建设,推动城区绿化由平面“造林”向立体“造景”转变,新增绿化面积400余亩,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1.2平方米;对城区3条城市主干道的路灯光源和电缆进行提质改造,并对35条市政道路的裂缝、下陷、破损问题及59条人行道树池、盲道进行集中管养修复;按照“规划设计生态化、投资建设多元化、管理运营智慧化”的总体思路,把停车场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建成人行道临时停车场、生态停车场、立体停车场90个,建成生态停车场7处、立体停车场1处;加速推进北区热源厂、东区热源厂改扩建及城区一级供热管网敷设改造等项目建设。
“硬装备”不断升级的同时,“软实力”也在更新迭代。西峰区建立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大城管”机制,推动管理体制由“单打独斗”向联动协作转变。打造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将公安等部门1800余路视频监控全部接入,实现信息资源全面融合共享;配备353名网格员,由网格员通过微信管理群对紧急事件分层级上报,对日常事件通过“治理通”手机APP逐级上报,平台集中调度、派遣工单,职能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解决;组建成立区属国有企业,采取参股、控股、合作经营等模式,向金融机构抵押贷款或采取“股权合作+EPC承包”等方式进行社会融资,实现以城养城、以设施养设施;建立专业化渣土拉运监管平台,成立13家专业化渣土运输公司,对渣土拉运车辆和商砼车辆进行视频管控和GPS定位,工程拉运车辆乱象实现全时段、无死角监管,督促在建工地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围挡,美化、净化城区环境;聚焦治理顽疾,由点及面,打造了门头招牌提质改造“新样板”,以长庆大道为试点,累计完成471面2627平方米门头招牌提质改造,并按照“一线一亮点”“一招一品牌”的工作战略,持续推进门头招牌提质改造向全城区辐射带动。
西峰区创新举措,持续为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注入“新活力”。兰州路街道金江名都物业探索创新“23424”快速反应机制、朔州路街道推行“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全区打造“红色物业”示范点20处。
西峰区全面创新物业管理模式,完善物业服务监管工作机制,物业管理实行归口负责、条块管理、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建立物业企业“红黑榜”,解决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存在的棘手问题,推动城区物业行业向星级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在自我革新的基础上,西峰区充分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管服”,为市民提供更优服务。与兰州城关物业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对“三无”小区的物业进行全面托管,提高西峰区的物业管理水平,采取政府引领、企业主导的方式,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全面开展老旧楼院、机关单位、医院学校物业管理和城市环卫保洁、智慧停车、学生营养餐配送、一老一少托管等多领域城市服务项目;政企合力,优化西峰城区慢行交通结构,让交通系统更加智能、绿色便捷,共享服务更趋有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