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做好垃圾分类 文明健康生活

路彦峰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增多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逐年增加,出现了“垃圾围城” 的现象。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市民应积极树立环保意识,践行垃圾分类,形成勤俭节约、卫生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习惯。

要引导市民增强对垃圾分类紧迫性的认识。垃圾分类就是把垃圾中的有用资源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和利用,变废为宝,节约填埋式处理占用土地,减少垃圾处置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到70亿吨。这组数字触目惊心,因此垃圾分类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

要宣传推广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要宣传教育引导市民从源头上按类分拣,投入到标志清楚的类别垃圾回收箱,或分拣装置之中,杜绝混装混放,盲目乱投。只有市民把分类投放垃圾当作一项责任,一种义务,这样他们才能自觉维护城市形象,养成保持城市整洁的良好习惯。

要建立垃圾分类的长效约束机制。各级政府、企业、群众要从政策、技术、社会三个维度严格把控,协同合作,全方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建立科学长效的垃圾分类机制,“绿色账户”“联盟宣言”, 都是经过长期探索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措施。要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设立醒目广告及宣传标语,在学校开展环保讲座,在少年儿童的心灵中撒下环保的种子,通过小手拉大手共同参与,亲历亲为,相信会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经验。

作者单位:西峰区回民小学

--> 2021-10-22 路彦峰 1 1 陇东报 content_10287.html 1 做好垃圾分类 文明健康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