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涛
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承担着黄河流域和陇东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责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增强了我们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信心,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转化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在“立体林业”“市场林业”“循环林业”“品牌林业”等新型林业上创新升级,引领农民持续增收,助推乡村振兴,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现阶段,耕地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林地要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就要盘活林地资源,坚持“海陆空三维开发、种养加全面发展”的思路,创新林下经济模式,促进林下产业升级。围绕“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发生态财”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引导群众开发林地资源,探索发展“林-草-药”“林-果-菜”“林-花-蜂”等多种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坚持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布局,综合开发,发展“林-草-兔”“林-禽-鱼”“林-禽-菌”等林下空间养殖,最大限度挖掘林地潜力,凸显林地的立体效益。按照“核桃树盖顶、文冠果缠腰、油松林垫底、中药材填空”的思路,栽植文冠果、油松、侧柏,林间空地种植各类中药材,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提升林地的经济效益。
坚持市场导向,将营林生产和国土绿化推向市场,改革林业和草原部门独家造林的局面,调度各种社会资本,建设“五区(北部土地沙化治理区、西部生态脆弱修复区、中部绿化美化先行示范区、南部森林质量提质增效区、东部子午岭森林保护区)五廊(马莲河、蒲河、柔远河、葫芦河、元城河廊道)”,壮大发展林业产业。探索发展“三变+特色林业”“三变+森林旅游”“三变+田园综合体”“三变+家庭林场”模式,鼓励群众入股参与分红,让森林资源变为农户的“绿色银行”。引导社会资金、民间资本进军林业产业,最大限度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和力量,推进苗木培育产业。支持林农出资入股、山林折股入社、山林集中托管等多种形式,大力培育和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促进林业产业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依托林业资源优势,以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全面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处理好环境、资源、经济的关系。发展林产品加工企业,新办果品加工、木材加工、活性碳加工、脱苦杏仁加工等企业,延长产业链,构建林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复合型循环经济体系。充分利用采伐、造材、加工等林业“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和次小薪柴,粉碎后装袋作为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的食用菌培养基用于土壤改良,形成了“锯末转化为袋装食用菌培养基,将食用菌的下角料转化为有机肥”的循环。
大力实施林业品牌战略,推进林业品牌建设,以林业品牌建设助推现代林业发展。充分发挥海升集团、巨力公司、北国春等现代高效果业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苹果、核桃、樱桃等特色林果基地。依托“高原圣果”开发公司、“木林森”活性炭、绿源公司等龙头企业,建设沙棘等林产品基地。引导林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参与林业品牌打造,加快培育推出子午岭四季风光、郁金香文化节、大樱桃采摘、薰衣草田园综合体等林业文化品牌,打造曹杏、活性炭、沙棘汁等名优林产品品牌。引进新型商业模式,促进品牌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区域特色品牌、国内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林业品牌,使 “宁州”干枣、“庆阳苹果”“陇蜜”“甘旭”“华泰”等品牌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庆阳市成为“中国优质苹果之乡”,镇原县成为“中国红杏之乡”。
(作者单位: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