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实事办到心坎上 群众心里乐悠悠

——环县推进“登记难”问题化解工作扫描

本报记者 李文

环县康润家苑小区180户,已经办理145户;环县财政局家属楼36户,已办理33户;华盛小区131户,已经办理126户……截至12月7日,环县涉及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房屋6584套,已经有近4000套办理了不动产登记证。

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工作开展以来,环县直面问题,集中力量,全面化解,提高办证效率,解开了群众心里的“疙瘩”。

直面问题,全面化解

“拿不到证,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住的不是自己的房子。”因各种历史遗留问题,环县有60多个小区6000多套住宅没有办理不动产权证。面对群众的期盼,环县将此项工作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点内容和推动全县上下为民办实事的主要抓手,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全县27名县级领导包抓45个单位具体抓促落实,采取“一小区一方案”,全面推进化解工作。

“要将‘登记难’变为‘快登记’。”环县委书记何英禅多次在会议、调研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党员干部既要带头办,还要全力干,既要将问题化解,也要将群众的期盼落实到位。”

环县委副书记、县长曹育铮也多次在会议和实地调研中要求:“要‘一户一策’,精准化解问题,全力推进‘登记难’问题化解工作,让群众心底的‘疙瘩’快速消除。”

环县先后召开1次集体约谈会、3次县委常委会、4次县政府常务会、6次专题会,研究部署“登记难”化解工作。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成立化解“登记难”执法和办证两个工作组,县纪委监委成立了5个督查组,对全县党员干部办证进度进行全程督办,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行现场办公,有序推进化解工作。同时,环县还从自然资源、住建等业务单位调配46名人员,加快发证进度。

环县华盛小区由环县农业农村局包抓,在接到任务后,该局组织工作专班,上门讲政策,帮助住户准备资料,为住户办证消除了思想顾虑。

环县公安局家属楼小区由环县公安局包抓,该局把工作重点放在政策宣传、与住户沟通上,对一些经过楼房转卖后的住户,及时帮助沟通、联系原住户。

在各单位的贴心服务中,环县“办证难”问题正在迅速逐个化解。截至12月7日,已有近4000户提交了手续资料,近3000户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

集中力量,快速化解

面对“登记难”问题,环县对标10类问题和20条具体处理意见,坚持“一小区一方案”,分类制定化解措施,对摸排出的“登记难”小区,依据相关政策,实行“办证与追缴税费相分离、办证与整改问题相分离、办证与补交资料相分离”的办法,分阶段、分批次推进化解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执法、办证两支工作力量,环县对一些不配合工作的企业,由执法组牵头,对进展缓慢的小区开发商进行约谈,督促配合提交相关资料。

环县还坚持依法依规、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探索建立“联席会商、并联审批、平台协商、宣传引导、督查考核”工作推进机制。在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明确化解措施,分类简化办证程序。包抓单位主动介入,联合执法、现场办公,督促指导业主及时完善相关资料,规范办理程序。

为加快办理进度,环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到一线督办,分管领导全程抓促,现场会商措施,现场解决问题,累计解决具体问题1.7万余条。

科学调配,提高效率

在住户不动产权证办理过程中,环县坚持并联办理,由不动产登记中心、房产服务中心和税务部门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办理”,在县政务服务大厅增设7个登记受理窗口和2个税收窗口,联审联办,集中受理,进一步简化登记流程,压缩办件时间,提高了办理效率。

环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房产服务中心和税务部门进一步协调联动,抽调工作人员,实行A、B岗工作制度,坚持全天候办理,确保住户随到随办。工作人员白天全力受理住户资料,晚上加班加点录入相关系统并整理相关档案,确保工作提质增效。

在各个小区,各包抓单位组织工作专班,下班时间“敲门入户”,为住户宣讲政策,帮助住户整理资料,确保住户“心里无疑虑,办证少跑路”。

--> 2021-12-11 ——环县推进“登记难”问题化解工作扫描 1 1 陇东报 content_11993.html 1 实事办到心坎上 群众心里乐悠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