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洋 通讯员 郑峰
伴随着浓浓的年味,记者走进了合水县西华池镇杨沟崂村的鑫琳养殖场,一排排牛舍整齐排列,办公室、消毒室、饲料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牛棚内,一头头健硕的肉牛悠闲地吃着草料,养殖场负责人向小宁在打扫牛棚卫生。
2017年,原本以种地和务工为主的向小宁看到了肉牛产业的广阔前景,经过考察后,他决定养殖肉牛。
当年,他投入87万元建成了1300平方米牛舍,并买入28头当地黄牛进行养殖,正式走上了“养牛之路”。2018年,向小宁卖掉黄牛又从张掖市引进了50头西门塔尔牛。为了尽快掌握肉牛养殖技术,向小宁和妻子报名参加了由县农广校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经过理论培训及外出考察学习,他们同养殖大户、养殖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和探讨,使他取得了“真经”。
随后几年,向小宁采取出售公牛犊,将母牛犊留作基础母牛的方式,逐年扩大养殖规模。到2021年,向小宁每年都可获得近20万元的纯利润,现在肉牛存栏量已达到148头。合水县鑫林养殖场被镇党委、政府评为了2021年度乡村振兴优秀示范合作社(养殖场)。
肉牛养殖让向小宁有了不菲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他将养殖场的牛粪免费赠送给周边的种植户当作肥料,为种植户节约了种植成本。
去年,向小宁又参加了县农广校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让他对肉牛养殖充满了信心。
“下一步,我准备继续扩大肉牛养殖规模,我的发展目标是存栏量达到500头,年出栏量达到200头。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村民来养牛,一起发‘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