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慧
北京冬奥会完美落幕,一场场精彩比赛,让观众们看得心潮澎湃、直呼过瘾。然而,这届冬奥会吸引全世界目光的不仅是精彩的比赛,还有一项项“黑科技”的亮相,有4项技术是在全球首次推出,有33项技术是在冬奥会首次使用,它们无不展示着中国企业强大的创新创造能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而作为“领头雁”的企业家,创新不仅仅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和任务,更是企业家精神的时代体现。要想把企业做得大做得强,让企业走得长走得远,就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企业家精神”,勇于创新,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
当前,庆阳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老区效应和国家政策支持利好叠加,社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本土企业发展机遇殊为难得。特别是在优化创新环境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落实市级科技创新奖补资金;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庆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加快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创建,打造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争创国家和省级引才引智基地,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
面对历史机遇和政策利好,企业家要有势如破竹的信心和决心,立足当地优势特色产业,以创新发展为突破口,深度挖掘市场潜力,通过加大产品研发、产能提升、市场开拓、服务精准的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效应,把企业做出规模、做出特色、做出效益。同时,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之下,企业家更要有“抱团谋发展、集体走出去”的大视野和“一起向未来”的大格局,引导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做大做强新兴产业,为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庆阳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