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封康康)日前,在华池县悦乐镇鸭洼村的几十栋果蔬大棚里,村民们有的在打理秧苗,有的在采摘成熟的瓜菜,一派繁忙景象。
记者走进村民冯小丽家的大棚时,她正将刚采摘的黄瓜放进菜篮里,再用一层塑料薄膜包裹起来。“正月初,黄瓜已经开始上市,我们每天能采摘50斤左右,以每斤5元的价钱卖给县城的蔬菜店,销路不成问题。”冯小丽告诉记者,自2000年村上建起温室大棚后,她家就开始种植反季节蔬菜,起初种植以黄瓜、西红柿为主,每年能收入4万元左右。
冯小丽的丈夫白海军曾经帮人种过蘑菇,有一定的种植经验,2017年,两人决定再增加两个棚种植蘑菇。刚开始由于技术不成熟,他们自制的几千个菌棒由于感染都没有出菇,损失了近万元。后来,他们找专家咨询、在网上查资料自学种植技术,逐渐掌握了蘑菇种植的配料、上架、喷水等技术。现在,她家的两个蘑菇棚全年都能出菇,他们夫妻二人也成了当地种植蘑菇的“土专家”。“蘑菇多的情况下,我们凌晨一两点就开始采摘,然后趁新鲜运往县城的菜市场销售。虽然辛苦,但是每年能收入10万元左右,值了。”冯小丽说。
在同村另外一座大棚里,村民尚小莲夫妇在采摘成熟的西红柿。她家种了3棚反季节蔬菜,每年从8月份开始育苗栽种,春节前后就能开园上市。夫妻俩一人负责采摘,一人负责拉运到县城销售,一直能忙活到次年五六月份。今年,由于天气原因,西红柿、黄瓜的成熟期延迟了半个多月,但一开园就供不应求,一些老顾客还打电话提前预订。“现在还不是盛产期,每个棚每天只能采摘3筐,仅够零售。”尚小莲说,她家的西红柿都是自然成熟,没有任何农药,很受欢迎。一些顾客购买后还通过快递寄给外地的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