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海峰
服务意识强不强、办事效率高不高,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及整体竞争力。
过去,提起去相关部门办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数不清的证件证明、排不完的队、盖不完的公章和漫长的等待。
如今,走进我市各级各单位,亮牌服务、持证上岗、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群众评价、查处举报、末位问责等一系列精细化、人性化、个性化的便民举措,让办事企业和群众满意而归。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治本之策,是民生改善的根本大计。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和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围绕“盯住有限目标,解决突出问题”工作思路,聚焦促进涉企政策落实、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公正合理执法司法、解决企业突出问题、治理干部作风顽疾5个方面,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度障碍,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
打造服务发展“新引擎”
我市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要求,持续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大政策供给,打造更加暖心、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助推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深入推进“两型”机关创建,在全市各机关单位和公共服务窗口全面推行“亮牌服务、持证上岗、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群众评价、查处举报、末位问责”制度,建立“我是谁、能办什么事、如何办事、多久办成、办不好负什么责任”的引导和推进落实机制。梳理确定并公布市级政务服务事项1321项,其他服务事项456项。市、县(区)政务服务平台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代办窗口”、投诉受理等窗口,专人接待群众来访,现场协调事项办理。全市统一开发公布“干部作风评价二维码”,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差评数比去年同期降低53.1%,群众满意率99.87%。
全面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积极推进数字政府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新建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大数据基座、主题专题库,升级改造政务服务平台、大厅行政审批系统、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服务网门户网站、“甘快办”移动端应用,并对接口进行标准化改造,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平台系统无缝对接,全市“依申请+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8.37%,全程网办率达到96.81%。持续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市本级政务服务大厅部门进驻率100%、事项进驻率98%。
全力提升涉企办事服务水平,对审批、办事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网上承诺办理时限压缩86.47%。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