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张春禄
整理:本报记者 刘萍凝
我叫张春禄,生于1929年,合水县人。1944年,15岁的我响应当地党组织和驻防部队号召应征入伍,编在八路军警备三旅五团二营机炮连,当重机枪兵。入伍后,我跟随部队辗转多地,先后参加过西华池战斗、扶眉战役、兰州战役等大小战斗30多场。
1949年8月,在解放兰州战役中,国民党军马步芳部的指挥部设在狗娃山,沈家岭有敌人的7个团驻守,敌人凭借狗娃山和沈家岭两个制高点的防御工事,据险防守。
8月19日,我们主攻沈家岭。当天晚上,我们和工兵一起挖工事,每个人的任务是挖一米长、一米深、宽两个人能走过的堑壕。这时候工兵未修通道路,山炮、榴弹炮等重武器上不来。我们在距敌100米远的地方守了数日,要断敌后路。
第7天的拂晓时分,我军发起总攻,战士们都很激动,胜仗一个接一个,敌人节节败退。我们的炮兵向敌人阵地炮击两小时后,步兵以营为单位向敌进攻。我们31团负责正面进攻,一个营辖三个步兵连,先要过敌人布置的地雷网,战士们全部卧倒,由工兵起地雷。当时,一个营有一半战士牺牲在了敌人的地雷网。
过了地雷网,敌人的第二道防线是鹿砦网。所谓鹿砦网,是将树枝密密地栽成排状,树枝上挂着手榴弹。在重机枪掩护下,首先上爆破组,一个连有一个用木椽绑成的云梯,战士们背着炸药包爬云梯过堑壕。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就补上去。
由于持续发射,我的重机枪很烫手。我们将枪膛里的开水倒出来,将冷水灌进去,继续射击。我们重机枪连一直带两铁壶水,战斗中枪只要发烧就要换水,这两壶水就是重机枪的武器,也是重机枪手的生命。
战斗中,我们三十一团的干部只剩下政治部主任任学耀一个人继续指挥战斗,其他团级干部都牺牲了。任学耀鼓励战士们说:“同志们要坚守阵地,再有一个小时,我们的援兵就来了……如果敌人再冲上来,我们就是用铁锹砍,也要把敌人打回去!”
敌人每次冲锋一个连的兵力,任学耀要求战士们等敌人靠近了再打,距敌20米时,手榴弹才能发挥威力,战士们喊“一、二”,再一起投弹,就这样打退了敌人7次冲锋。
敌人最后一次攻上来,战士们上刺刀,准备反冲锋肉搏。这时敌人的炮击没有停止,沈家岭这个不到20亩的山峁,炮弹一个挨一个,我被弹片击中左后脑,仍继续战斗。
下午两点,我们的援兵第三十团上来,换下我们三十一团。这时我已经神志不清,一颗枪榴弹在我们面前爆炸,我的头部、腰部两处受伤,被担架抬到陆军医院治疗。
有“兰州锁钥”之称的沈家岭,是兰州战役的主战场,在解放兰州战役中起了最关键的作用,牺牲也最为壮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