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烈日炎炎,热浪袭人。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多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做好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送清凉”、发津贴、强保障,各地正多措并举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呵护酷暑中的劳动者。
休息驿站“送清凉”
3日正午时分,湖北武汉,外卖骑手周振志送完又一单外卖后,擦了擦汗。因为长时间暴晒,周振志的额头在头盔边沿形成了明显的肤色分界线。
“天气太热了,要适当休息才行,免得中暑。”周振志笑着说,“好在现在有很多‘纳凉驿站’可以去,很方便。”
周振志所说的“纳凉驿站”,是湖北有关部门联合外卖平台企业等,在党群服务中心、居委会、职工之家等地设置的为骑手们提供免费饮水、消暑纳凉、图书阅读、手机充电和无线上网的场所。
近日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要充分认识做好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同配合。
全国总工会近日印发通知强调,要积极拓展“司机之家”、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帮扶(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功能,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为高温天气户外作业职工避暑休息提供便利。
各地纷纷行动,为高温下“逆行”的劳动者送去一片关爱、一方清凉。
重庆两江新区建立的“劳动者港湾”成了户外劳动者的“临时之家”。环卫工人邓享贵告诉记者,气温升高了,他们就前去吹吹空调,休息一下。
据重庆两江新区市政园林水利管护中心环卫科科长尹书勇介绍,目前两江新区已建成“劳动者港湾”55座,基本能满足户外劳动者“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饭凉能加热”的需求。
在河北沧州,新华区站东社区户外劳动者驿站不仅能为户外劳动者撑起“遮阳伞”,每天还有管理员值班,对于带孩子不方便的劳动者,可以将孩子放在这里委托照料。
全国总工会的数据显示,各级工会已建设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95000余个,投入资金近12亿元。
社会各界也给予了积极关怀。在江西南昌,记者走访看到,沿街多家店铺贴出告示,表示可供环卫工人临时纳凉,并为他们免费提供饮用水和必要帮助。
高温津贴及时发
持续高温天气下,劳动保护和劳动风险防范十分紧迫。多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要求,要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各级人社部门要加强执法检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依法查处用人单位违法行为。
2日早上6点半,江苏泰州,电力工人潘灵敏已在离地面40米的电力线路上忙碌。即便这是一天中相对凉快的时候,潘灵敏依然感到十分闷热,身穿近10斤重的密闭防护服,每移动一步都汗如雨下。
“每次上去前都会服用一些公司发的防暑药物。公司最近将作业时间尽可能安排提早,并从6月份开始发放每月300元的高温津贴。”潘灵敏说,虽然辛苦,但是自己及时消除线路故障,让用户的停电时间少一点,还是很有成就感。
为更好保障高温下作业人员安全,潘灵敏所在的国网江苏电力近期派专人在现场关注作业人员身体状态。
3日早上8时,南海东部海域的恩平油田,新油田接入改造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阳光经海面反射,格外刺眼炙热,施工人员汗湿的衣服很快被烤干。
“公司要求我们两个小时必须下来休息一下再干,并在广东省6至10月份每月高温津贴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线出海补贴。虽然钱不多,但让我们感受到了高温下的关怀。”生产操作员刘磊甩了甩脸上的汗说。
为了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近日多地人社部门发文强调,不能以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充抵高温津贴,不得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同时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
石家庄市人社局8月1日紧急发文,要求新业态企业向符合条件的新业态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露天岗位工作和有高温作业场所用人单位的检查力度。
长沙市人社局部署,8月1日至9月30日以建筑、环卫、公交运输、物流等行业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高温天气防暑降温专项检查。
合理安排强保障
多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要求相关部门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合理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的户外工作时间,尽量避开酷热时段作业。记者采访了解到,多地用人单位根据自身生产特点进行了适时调整。
东莞地铁1号线大朗西站的钢筋绑扎作业现场,热浪蒸腾。 “入伏后,钢筋温度常常能达到五六十摄氏度,工人们戴上防护手套也会烫手。”中铁十九局项目经理宋晓峰表示,施工大干的时候,现场有上百名工人坚守岗位,如何保障他们健康安全是工作的一大重点。
针对近日连续高温天气,项目部进行错峰调整,让工人们一天三班倒,缩短连续作业时间,避开上午10点半到下午3点半最热时段。施工现场还配置了休息茶水间,每天定时提供消暑物品。
午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停机坪,地表温度已逼近65摄氏度。一架入境货机的舷梯旁,飞机监护员韩金铭身穿全套防护服,仔细检查着来往工作人员的证件,严防无关人员接近飞机。
“过去一个人要全程监护完一架飞机需要近3小时,中途不能上厕所、休息,常常只能硬扛着。”韩金铭说,今年机场方面错峰安排作业时段、增加换岗频次,缩短了员工露天作业时间。“现在1个小时左右就有人来接替,轻松了不少。”
除提供防暑降温物品外,新郑机场还加密医护人员现场高温巡诊频次,全力保障一线员工身体健康、保证飞行安全。
在浙江金华市义东高速施工现场的一处遮阳棚内,工人们一边吃西瓜,一边听医生讲解防暑急救知识。“近期多地有人确诊热射病,于是我们加大热射病防护知识普及,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中铁十五局集团项目负责人赖门鑫说。
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开展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完善劳动者高温天气作业时突发疾病应急处置预案……各地用人单位正按照通知要求,落实好主体责任,全力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记者姜琳、樊曦、周圆、梁建强、黄伟、谭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