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封康康
清晨,阳光洒满南梁红色景区。青山环抱中的荔园堡村渐渐苏醒,安静而美丽。
早晨6点半,荔园堡村环境卫生村民治理工作队队长范刘德和他的队员们准时出发,对河道、公路、农户庄前屋后的“三堆五乱”进行集中清理。沿着穿村而过的葫芦河溯流而上,东岸是南梁红色景区,西岸是几排两层窑洞式民居,青砖灰瓦白墙,干净整洁、错落有致。每每看到村子现在的模样,范刘德都会不由得感叹:“村里变化真是太大了!”
一
荔园堡村,位于华池县南梁镇,本是陇东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中的一个普通小山村,却因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贡献而闻名。80多年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在这里创建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
由于地处子午岭深处,又是甘肃和陕西两省交界处,长期以来,偏远、落后是荔园堡村的代名词。对于曾经的贫穷,当了30多年村干部的范刘德记忆深刻:“上世纪70年代,村里大部分人住的是土窑洞,在常年的烟熏火燎中,窑洞里面黑黢黢的。极个别人家条件稍好,盖起了厦子房,屋顶连瓦片都没有,只能用河里采挖的石板来代替。村里唯一与外界连通的那条羊肠小道,窄得只能通过一辆手推车。”
荔园堡村村史馆有一张“大事记”图表,记录着村里发生过的大大小小的节点性事件:村民郝风礼购买全村第一台缝纫机、村民解树昌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村里修建第一座大型石拱桥……从这里,荔园堡村的历史变迁能一览无余。其中一件事,范刘德记忆最深刻:为了缅怀革命先辈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1985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开始修建南梁革命纪念馆,受当地广为流传的红色故事感召,当时本村王登明、王德亮等8户群众主动搬迁,确保纪念馆顺利修建。也是在那一年,随着农电网建设工程的实施,村里通了电,村民们从此告别了“点灯靠煤油,磨面靠人力”的日子。
从村文书、村委会主任到村党支部书记,范刘德一干就是33年。他带领村民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大大提升了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2010年,由于年事已高,范刘德主动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退了下来,将接力棒交给了村民公推直选出的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振杰。彼时的荔园堡村,虽然基础条件得到很大提升,但除玉米等农作物种植外,缺乏其他产业支撑,村民收入来源单一,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
二
2009年,荔园堡村被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10年起,南梁红色大景区开始建设,作为南梁镇政府所在地的荔园堡村从此按下了发展“加速键”。
经过规划论证,2011年,投资10多亿元的南梁红色小镇开始建设。2013年,南梁红色小镇建成,新建的南梁革命纪念馆恢宏大气,崭新宽阔的新南二级公路穿境而过,与红色景区一河之隔,197户农宅商铺复合型安置小区同步建成,荔园堡村54户居民、143个农商户完成了整体搬迁,大家过上了有宅院、有店面的新生活。现在,安置区已经发展成为以餐饮住宿为主、商贸活跃的旅游商贸区,旅游服务业成了居民稳定就业、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