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十年一晃,山乡巨变。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后,毛寺村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设施农业,整合项目,集中攻坚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昔日全区贫困程度最深的村蜕变成了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甘肃省乡村旅游“样板村”、西峰区乡村振兴重点村。
“10年前的毛寺村,过河没有桥,出行没有路,村民守着最美的风景过着最穷的日子。”毛寺村党支部书记毛颖敏说,2013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元,2021年,人均纯收入增长到9300元。
毛寺村的变化是西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西峰区按照“环境优先、基础先行”的原则,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整治路边旱厕、残垣断壁、废旧庄基,推广“集成式厕屋+生物菌降解”旱厕改造模式,启动实施“一村万树”工程,以“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为主题,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打造以文化旅游型、观光农业型、智慧数字型、城郊休闲型、田园综合型等多种类型的样板村,加快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上半年,西峰区提质改造农村公路30公里,新建自然村硬化路50公里,建设垃圾收集点42处、公共厕所5处,改造农厕6930户,配套垃圾收集车103辆、垃圾桶380个,安装太阳能路灯855盏,栽植云杉、塔柏、油松等10种苗木10.3万株。
产业增收助振兴
时下,正是鲜桃上市的季节,西峰区什社乡文安村的鲜桃迎来了采收季,在种植大户聂述峰的桃园里,他和工人正忙着将桃采摘、分装、过秤、装车,5000斤鲜桃将被销往陕西市场。
“十几年前,交通不便,好桃烂在树上,也卖不上好价钱。现在,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不仅有外地客商上门收购,还有游客前来采摘呢。”聂述峰高兴地说,他种植的17亩油桃年收入能达到15万元。
文安村借助邻近城区、地处西合公路沿线的交通优势,因地制宜,以发展休闲采摘、田园观光为突破口,鼓励和引导种植户在特色产业上做文章,通过产业帮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托“鲜桃采摘”休闲游,延伸出“美丽乡村”生态游,促进乡村振兴。
“我们文安村共有桃树栽植户50多户,栽植面积达130多亩,采用土壤改良、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新品种培育等方式提高产量,目前每亩产量约4000斤、收入8000元左右,年总收入达100多万元。” 文安村党支部书记孙康康说。
近年来,西峰区按照“保粮提果、扩畜增菜”的产业发展思路,在苹果产业上注重提品质、创品牌,在蔬菜产业上注重增产量、保供应,在生猪产业上注重扩规模、延链条,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农产品和食品精深加工带动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努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高农业产业效益。
截至目前,西峰区依托正大集团,建成500头以上规模育肥基地29处、1.12万头育肥基地2处、“331+”模式建成育肥基地13处,合作经济组织建成育肥基地14处,带动农户发展生猪产业3000多户,生猪存栏10.3万头、出栏7.62万头。发展规模连片百亩以上标准化果业示范园110处,辐射带动樱桃等特色果业规模化,全区苹果树栽植面积达到13.1万亩,樱桃树栽植面积5200亩,实现产值7.4亿元。以“一园两川”为重点,大力发展规模化日光温室1235座,种植设施瓜菜和高原夏菜7.7万亩,产量达到16.9万吨,实现产值2.6亿元。探索形成集农旅型、文旅型、产业型、生态环保型、康养型为一体的旅游发展新模式,着力打造旅游融合发展“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