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志锋)今年,正宁县坚持以“强乡富村”农村党建融合行动为引领,聚力组织增强、人才增量、产业增效,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展现组织担当、组织力量、组织作为。
聚力组织增强,激活发展引擎。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强乡富村的关键举措,建组织、强堡垒,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大力探索实施自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引领行动,精准选配创业意愿强、带富能力强的“产业书记”“项目书记”,带动引导有条件的党员领办致富项目,将自主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年度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倒逼增强自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责任心、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运用“党建+”模式培育特色产业,围绕“三链”建立党组织28个、设置党小组39个,建办“村社合一”党组织50个,党员领办家庭农场78个,培育党员养殖户986户,带动1.8万户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预计今年村集体年收入5至10万元的村可达48个、占比51.06%,10万元以上的村可达32个、占比34.04%。
聚力人才增量,集蓄振兴动能。坚持把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作为助力强乡富村的关键抓手,扩队伍、调结构,强化人才支撑。持续推进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三年培育行动,换届后新选配村党组织书记3名,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达到89人、占94.68%。建立专业化管理村党组织书记“以老带新”培养提升、跟岗锻炼学习、履职综合考核机制,向26个脱贫村和乡村振兴村选派82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其中第一书记26名。创新推行“田园党课”,将党课从室内搬到田间地头,将“呆板式教学”变为“互动式体验”。聘请县农技中心讲师和农业技术员,结合产业发展和党员群众自身需要,采取个性化培训、“菜单化”选学等形式,举办日光温室瓜菜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各类培训班12期680多人,外出观摩学习活动3场次110多人,有效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更新观念,调整思路,增强发展信心,形成了让群众变“能人”、让“能人”带群众的良好发展氛围。
聚力产业增效,提振富民信心。坚持把抓好产业增效、群众增收作为强乡富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基础、强保障,促进持续增收。围绕生猪、肉牛、苹果、瓜菜等特色产业发展,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思路,采取“政府主导、村社联动、群众参与、多元合作”的方式,共商共建,精准施策,积极探索贴合实际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组织制定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管理办法,对村集体资金管理、收益分配、收入使用范围等进一步细化明确,坚决杜绝不会用、不敢用或胡支乱花等“微腐败”发生。先后组织实施了宫河镇彭姚川村1500亩大葱基地,永正镇路里村200亩甘蓝、包菜种植基地,宫河镇王录现代农业示范园231.7亩33座、榆林子镇中巷村106亩25座智能日光温室设施蔬菜基地,五顷塬乡龙咀子村甘木沟乡村旅游等12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形成西坡镇、五顷塬乡养牛专业乡镇2个,石家湾子、李家川等养牛专业村10个,湫头西沟、榆林子马家等村万头养猪场5个、规模化养猪场22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4.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