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俊)近日,宁县出台《落实“强科技”行动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推广、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人才引进、“师带徒”制度、人才激励机制、青少年科技意识培养、技术转移服务和认定登记机构建设、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科技创新考核等10个方面制定激励措施14条。
《措施》含金量高、针对性强、亮点多,既是全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强科技”行动的重大举措,也为全县破解制约科技创新发展障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
据了解,宁县坚持问题导向,以省、市“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为基础,围绕解决制约宁县科技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广泛征求了县直20个部门的意见,从多个层面激励县内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建立了奖补机制,最高奖补50万元,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及科技型企业在宁县设立科研分支机构、联合实验室或技术转移机构,支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奖补引入“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建立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最高20万元转化扶持资金、最高25万元住房补贴、入选“庆阳市科技功臣”荣誉称号奖补5万元等,从落实职务待遇、生活保障、创业扶持、培养使用、扶持激励等方面完善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为宁县科技人才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