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家站常用 代表常来 实事常办

我市实现人大代表“家”“站”全覆盖

本报讯 (记者杜斌伟)“人大代表之家”是代表开展活动的平台和载体,是发挥代表作用的窗口。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建成“人大代表之家”131个、“代表联络站”284个,实现了基层“家”“站”全覆盖,“家站常用、代表常来、实事常办”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市人大常委会把标准化建好“人大代表之家”,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作为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率先启动,科学规划,通过常委会领导实地督查、听取县(区)专题汇报等形式,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市“人大代表之家”均以有机构人员、有活动阵地、有活动设施、有制度职责、有活动开展、有档案资料“六有”标准进行规范建设,做到了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配置办公设施、统一制定工作制度、统一规范簿册资料“四统一”,进一步强化人大代表活动经费和日常工作经费保障,保证基层人大工作需要。

在管理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人大代表之家”规范运行制度》,推选文化程度好、工作热情高的代表担任“家”的负责人,配备专职管理员,协助做好联系代表、活动组织等工作。建立完善组织代表小组活动、代表接待选民日、代表联系选民和人民群众、代表向选民述职等制度,对代表学习培训、法治宣传、集中述职、视察调研、评议检查等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使代表履职更加具体规范。建立考核约束机制,把“家”建设管理和运行情况纳入乡镇、街办人大年度目标考核范畴,实行定期检查、年中通报、年末考核,充分激发代表担当履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人大代表之家”不仅要建好、管好,更要用好。市人大常委会以“家”为平台阵地,定人员、定时间、定内容,组织代表开展学习培训活动,累计培训人员5000多人次,使“家”真正成为代表增长知识、提升能力的主阵地。以“家”为桥梁依托,组织代表参与全市重点工作,积极投身“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踊跃参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践,在服务大局中书写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以“家”为窗口抓手,组织代表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视察、调研和接待群众等活动,以实际行动为民办实事,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最大程度地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 2022-09-07 杜斌伟 家站常用 代表常来 实事常办 1 1 陇东报 content_20677.html 1 我市实现人大代表“家”“站”全覆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