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闫慧、张宁宁、徐雅荷) 初秋时节,走进镇原县屯字镇陈畅村,处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丰收季即将到来,陈畅村中村组的20多户群众再也不用为田间进不了机械而发愁。因为就在前不久,一条长3公里、宽4米的跨组路终于修通了,解决了群众通机械的需求。
这是陈畅村群众经过协商议事解决的一件大事。今年,陈畅村组织成立了由政协委员、乡贤人士、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等13人为成员的协商议事会,建立了协商议事机制。围绕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要紧事提出议题,广泛开展协商议事,解决乡村治理难题。
“以前是村干部说了算,大包大揽,现在是群众商量着办,一事一议,群众由发牢骚向理性求共识的转变,让一些久拖未决的矛盾纠纷,通过协商议事得到了解决。”陈畅村党支部书记、协商议事会成员李茜说。
上下沟通达共识,左右协商求进步。今年以来,镇原县通过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把协商议事会开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一线,引导群众通过协商表达诉求,提升基层社会服务水平,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治理”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全县220名市、县政协委员全部下沉到乡镇,编组分配至各村(社区)协商议事会。按照“大事大议,小事小议”的思路,采取“广场协商”“田间协商”“庭院协商”等方式,让群众就近就地参与协商。协商议事结果通过公开栏或网络公开公示,再由村党支部确定专人跟踪落实,形成支部牵头,全体村干部共同配合,高效推动落实的良好局面。
开边镇解放村就“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开展协商议事,提出了打造市民休闲小菜园的“金点子”,提高土地收益,增加群众收入;郭原乡王沟圈村围绕“塬边养殖小区修建”进行了专题协商,扩大养殖规模,打造肉牛养殖专业村;孟坝镇王湾村开在树下的一场协商议事会,解决了“120亩撂荒地如何耕种”的问题。今年以来,镇原县19个乡镇、215个村、5个社区共开展协商议事484场,助推解决各类问题28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