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南力
今年以来,市政府国资委认真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会议精神,紧扣“盯住有限目标,解决突出问题”的工作思路,从履行国资国企监管职责入手,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
市政府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张淑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市政府国资委坚持以创建“服务型效能型”机关为抓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批示指示和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会议精神,梳理公开单位职能、科室职责、办事流程等,推行全员全程亮牌服务,落实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启用干部作风评价“二维码”,让全体干部职工深刻明白:“我是谁,能办什么事,多久办成事,办不好要负什么责任”。
张淑娟表示,市政府国资委先后出台了《市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管理办法》《出资人监管权力责任清单》《授权放权清单》等政策文件,减少对企业的审批事项,做到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活。完善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制定企业员工管理办法,落实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和全员绩效考核等制度,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监督管理闭环。围绕“做大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推进市属国有企业“一企一策”改革,市政府国资委通过剥离重组、业务整合、资产注入、规范管理等方式,有效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
市政府国资委抢抓政策机遇,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引导市属国有企业争取税收优惠、专项债券、金融信贷等政策支持,能化集团、公交集团等7户企业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5290万元。推进企业稳产增产,引导企业围绕能源开发、基础建设、数字经济等领域,积极实施保障性租赁住房、打庆公路、西合及东绕城公路等重点项目,全力以赴扩投资、扛指标、稳增长,目前完成产值4.7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持续深化央地合作,围绕 “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目标,全力服务保障和协调推进央地合作项目建设,庆阳石化转型升级改造、马福川年产500万吨矿井等7个项目在今年“兰洽会”期间签约,规划总投资达290多亿元。
市政府国资委还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与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结合起来,对标对表开展自查自纠,制定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坚决扫除营商环境乱象,清除干部作风顽疾。
张淑娟表示,市政府国资委将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典型做法,统筹推进“两型”机关创建、“千名干部帮千企”、核心指标提质增效等重点任务,不断提升服务效能,解决企业突出问题,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纵深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