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合水县 搬出大山天地宽 幸福生活比蜜甜

本报记者 陆洋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合水县认真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建设工作,通过统规统建,把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发展困难的群众进行集中搬迁安置,并聚焦公共教育、产业发展、就业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重点发力,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收入、能致富。

近日,记者走进合水县蒿咀铺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看到,一幢幢农家小院整齐排列,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连贯其间,入户便道纵横串联,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发生了美丽“蝶变”。

蒿咀铺乡位于合水县东部,子午岭腹地,全乡辖4个行政村,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66户2496人,贫困发生率45.34%。2016年,蒿咀铺乡抢抓“十三五”发展机遇,按照“用足用活政策资金,最大化改善居住环境”的搬迁思路,先后投资5200万元,在蒿咀铺村后庄组启动实施了整乡搬迁、集中安置,解决了216户817人的住房难问题。同时,在安置点同步建成了文体广场、电商服务网点、幼儿园、公共厕所、村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供排水和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也全部完成,全面保障了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蒿咀铺乡蒿咀铺村党支部副书记邓芳辉不仅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亲历者,更是群众旧房换新居的见证者。“我2015年来到蒿咀铺村工作,当时蒿咀铺村分7个村民小组,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出行也不方便。从2016年开始,全乡分两期工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把两边山上居住偏僻的、道路不好的、生活条件不好的群众都集中安置在了一起。”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搬得出”,更要“铺富路”。近年来,蒿咀铺乡围绕搬迁群众“稳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接续开展后续扶持工作,奋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先后在搬迁安置点周围谋划实施养牛示范基地、就业帮扶车间等8个后续产业就业项目,帮助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增收致富。

2021年,蒿咀铺乡紧紧依托国投集团消费扶贫的机遇优势,成立合水县蒿咀铺村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庆阳丰玉呈祥农副产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办就业帮扶车间,建成了集清洗、烘干、筛选、分拣、包装为一体的农特产品现代化生产线,实现了搬迁群众就近就业的目标。

“我在车间工作一年多了,每天上班7个多小时,一个月能收入2000多元。”蒿咀铺村村民拓娟娟说。

据庆阳丰玉呈祥农副产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贾兆杰介绍,公司目前用工主要以搬迁户为主,固定用工10人,辐射带动周边村组季节性灵活用工300余人次,年累计发放工资24万余元。

在固城镇固城村窑庄组易地扶贫搬迁点,记者看到,一排排干净整洁的民居错落有致,广场上各类设施一应俱全。从2014年开始,固城村就针对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先后修建了3个居民小区,让99户贫困群众搬进了新居。还配套实施了道路、饮水以及老年幸福院等民生工程。

“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能从老庄院里搬出来住进新房,现在自来水入户,柏油路通到家门口,出门就有公交车,非常方便。”固城村村民户士粉说。

搬出大山天地宽,幸福生活比蜜甜。十年间,合水县累计搬迁1626户6615人,其中分散安置1162户4859人,集中安置464户1756人,实现全县12个乡镇80个行政村全覆盖。同时,合水县积极争取到位国、省资金3.82亿元,全部用于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后续产业等方面,努力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 2022-09-12 1 1 陇东报 content_20832.html 1 合水县 搬出大山天地宽 幸福生活比蜜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