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我市大秋作物相继进入收获期 各地应尽快完成秋收做好秋播准备

本报讯 (记者路世玲 通讯员周忠文)9月9日,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目前,我市各地大秋作物相继进入收获期,秋播即将开始。由于收墒期各地降水量正常或偏多,大部分地方土壤中上层相对湿度在60%以上,对秋播十分有利,建议各地抓住晴好天气,尽快完成秋收,保证颗粒归仓,并做好秋播准备工作。

市气象局西峰农试站高级工程师郭海英介绍,冬小麦适播期农业气象指标为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4℃~16℃,5厘米地温16℃~18℃,0~3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65%~80%时,播种最适宜。播种过早会造成冬前旺长,甚至冬前拔节,容易产生冻害和水肥损耗。播种过晚,冬前生长量不足,达不到壮苗,不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根据我市气候条件和冬小麦种植适宜性,预计我市今年冬小麦适宜播种期在9月中旬中期到下旬初期。

“据近日墒情测定显示,目前我市大部分地方土壤墒情好,对小秋作物后期成熟、苹果产量形成和冬小麦播种有利。”郭海英说,“由于今年春季开始的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因此,4月上旬初期播种的地膜玉米发育期普遍提前,目前已相继进入收获期,较历年提前一周左右,复种作物进入灌浆期。”

据市气象局预计,秋季我市降水过程相对较多,平均气温与往年相比偏高,建议各地利用晴好天气及时对成熟的秋粮作物进行收获、晾晒和贮藏,防止阴雨天气造成籽粒霉烂变质。

郭海英介绍,今年我市大秋作物收获相对较早,计划种植冬小麦的秋收地块应抓住晴好天气,及早翻耕施肥,提前做好秋播准备工作。由于受前期干旱影响,小秋作物生长缓慢,成熟收获偏迟,因此对于回茬地块应边腾茬边播种,尽量在10月5日前播种。要注意防范连阴雨时段降水累积效应可能造成的灾害风险。北部地区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秋季降水过程,及早组织利用水库、淤地坝、水窖、河道上水工程等拦蓄地表水,最大限度增加可利用水源潜力,保障冬春季节用水需求。

“冬小麦适播期,预计我市降水较多,有关部门要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性天气预警,及时指导群众利用晴好天气开展秋播工作,保证播种质量。预计今冬气温偏高,麦田病虫害流行,因此,对冬小麦种子应进行药物拌种,防止病虫害滋生蔓延。同时,考虑到近年来我市春旱频发,特别是北部地区旱情较重,因此冬小麦种子应选取抗旱性较强品种。”郭海英提醒道。

--> 2022-09-12 路世玲 1 1 陇东报 content_20837.html 1 我市大秋作物相继进入收获期 各地应尽快完成秋收做好秋播准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