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路世玲
“便捷的交通是城市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之一。”近日,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俞辰就交通运输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刘俞辰表示,今年以来,为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市交通运输局在项目建设上狠下功夫。铁路方面,抢抓国家推进煤炭资源开发的“窗口期”历史机遇,结合全市能源化工开发利用及大宗货物运输需求,谋划建设庆阳至长庆桥、环县至褚家湾铁路专用线,已完成项目选线、用地调规、项目赋码、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
“公路方面,今年在建的736条、1824公里公路项目均有序推进。”刘俞辰介绍,打庆高速公路力争年底具备半幅通车条件,西合公路、东绕城公路先期工程正式开工,太华公路项目进展顺利,孙家湾至白马(华池段)、肖金至显胜、正宁至平泉(正宁段)3条普通省道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列入今年民生实事的1296公里自然村组道路,完工681.4公里,10月底前全部建成。力争华池至二十里沟口、城关(路坡)至平泉(姚川)、正宁至镇原、南义至罗儿沟圈、长庆桥至罗汉洞等公路项目年内开工建设。
在庆阳机场改扩建项目方面,刘俞辰表示,已完成总规修编,力争今年内完成项目前期工作,2023年开工建设。华池通用机场10月底投入运营。环县、正宁通用机场2023年开工建设。当前运营的9条航线,市场成熟、客源稳定、运行良好,运输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均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
结合“放管服”改革,市交通运输局对承担的权责事项进行全面梳理,优化取消行政许可、确认、裁决22项,新纳入事项20项,政务服务窗口办理事项从原来的58项优化到了56项。开设民企专窗、通办服务专窗,取消出租车、公交车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实施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制度改革,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制度体系,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刘俞辰表示,为优化交通出行环境,市交通运输局打出了城乡内外“组合拳”。对29条2937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4224条13646公里农村公路进行全面检查整修。统筹实施“农村公路+”工程,重点建设扶贫路、产业路、旅游路。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行动、推进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安家工程”、建成“司机之家”“温馨驿站”31个,以党建引领回应货车司机诉求。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刘俞辰表示,市交通运输局将全面落实“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监督引导市场主体依法经营,建设包容普惠政策环境,助推营商环境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