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担当实干谋发展 乘风启航向未来

——庆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李云

全县5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52866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跨越;

工业经济逆势突围,全力支持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油气年产量分别稳定在140万吨、2.7亿立方米左右;

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51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6个,完成投资314.2亿元;

完成人工造林11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46%;

“引黄入庆”项目建成通水,“气化庆城”结束了庆城县不通天然气的历史;

银西高铁、甜永高速建成通车,庆城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

党的十八大以来,庆城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各项部署要求,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十年奋力耕耘,谱写出了一篇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似锦华章。

初秋时节,庆城大地生机勃勃。项目推进有条不紊,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城乡面貌绽放新颜,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一幅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奋进画卷铺陈舒展。

强工业 兴产业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工业强则庆城强,工业兴则庆城富”。近年来,庆城县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主战场”的定位,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第一动力,把工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全力以赴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庆城10亿吨级大油田勘探开发,原油、天然气产量实现673万吨、6.4亿立方米。中梁宜达、华胜达石英砂等工业项目建成投产,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0户,庆城县获批全市首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截至目前,累计实施工业项目19个,长荣机械、嘉辉食品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年完成原油产量150万吨、开采天然气3.43亿立方米。

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庆城县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推进。截至目前,庆城县经县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龙头企业有11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净值达3.17亿元,营业收入5.12亿元,净利润1.04亿元,从业人数4230人,其中农民从业人数4150人,龙头企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1.51万户,农户从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获得收入总额达1.38亿元。农业龙头企业的强势崛起,引领全县产业快速发展,有力促进全县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成为全县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抓项目 增后劲 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庆城县高度重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相关工作人员通过走访调研、专题研究,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启动实施了庆城县学前教育提升项目,规范建设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其中包括庆城幼儿园建设项目、中街幼儿园提升项目和庆华幼儿园提升改造项目。3所幼儿园设计规划51个教学班,配套完成室外混凝土院坪硬化、防滑橡胶地面铺装、塑胶跑道、草坪及室外给排水、消防、暖通、电气等附属工程,总投资8327.5万元。项目建成后新增1530个幼儿学位,将有效缓解庆城县学前教育学位不足的现状,进一步提高公办幼儿园数量和学位占比,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在庆城县中街幼儿园提升项目施工现场,铭扬天润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左吉龙给工作人员细心叮嘱全站仪测量、钢筋棒绑扎等注意事项。据左吉龙介绍,庆城县学前教育提升项目有参建人员130余人,庆城幼儿园已完成教学楼基础各项施工任务,正在抓紧建设一层主体;中街幼儿园完成基础开挖,正在进行消防水池钢筋棒绑扎工作;庆华幼儿园8月20日已开工建设。

近年来,设计理念超前、建设标准一流的陇东中学新校完成搬迁,开启了庆城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医疗设施先进、服务功能完备的庆城县人民医院新院投入使用,在全市乃至全省县级医院中树立了标杆;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百汇汽车城、油田片区“三供一业”改造全面竣工,西河河道治理、棚户区改造进入扫尾阶段,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如今,庆城县逐渐发展成为投资洼地、开放高地、发展宝地,成为越来越多大型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客商纷纷前来庆城考察交流,寻觅发展商机。2022年,庆城县发展再结硕果,全县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160个,总投资202.9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5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76个,年度投资38.13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84个,年度投资32.43亿元。 截至目前,全县开(复)工项目134个,完成投资30.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2.8%。

抓特色 创品牌 乡村振兴硕果累累

一个个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迅速崛起,一座座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游人如织,一粒粒增收致富的希望种子在阡陌纵横中萌发成长……庆城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近年来,庆城县各乡镇结合各自优势,积极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通过发展休闲度假型、观光采摘型、特色餐饮型等多种乡村旅游,使游客从原来的“走马观花”型旅游,逐渐转变成“闻香下马”型度假旅游。

现在提起庆城县,首先进入人们脑海里的画面就是家家有水、户户有花的美丽乡村,也因此,乡村旅游成了庆城县一大特色产业。在庆城县药王洞村,说起村里的产业发展,村民“老张”滔滔不绝:“我们村有4家农家乐,把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吸引回村了,还能自产自销当地的农产品,各户生意都不错。”

位于桐川镇金家川村的七米梯田生态农场,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独特、生态优势明显,是集休闲娱乐及旅游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占地600余亩,包括存栏2000余只羊的湖羊养殖场、种植8000余棵果树的山地苹果采摘园、林下生态芦花鸡养殖场及垂钓园、菜园等。该农场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桐川镇乡村旅游产业开发水平,对全县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庆城县坚持产业融合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文化”“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培育了观赏农业、野外寻趣、生态采摘、民俗体验、红色观光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逐渐形成了“一乡一品”发展格局,实现乡村旅游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了空前活力。

如今,庆城县肉羊、苹果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凸显,新建千只肉羊合作社37个、200头规模以上肉牛合作社7个、生猪规模养殖场9个,更新栽植瑞阳、瑞雪等新优苹果1200亩,间伐改造1万亩。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启动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赤城镇老庄村、马岭镇马岭村通过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评审,庆城镇药王洞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72.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57亿元。

截至目前,全县创建乡村振兴市级示范乡镇2个、省级示范村2个、市级示范村3个、县级示范村5个,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提升3大类23个重点项目,完成农村改厕7881座,创建清洁村庄43个。

惠民生 办实事 群众福祉不断增进

为进一步增强百姓福祉,庆城县将民生工作精细化,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为群众创造着美好生活的“入场券”。

——“引黄入庆”工程建成通水。2018年10月31日晚10时45分,随着“引黄入庆”工程张南湾分水阀门缓缓打开,黄河水涌入工程管道,标志着扬黄甘肃专用工程正式向庆城县供水,开启了庆城县人民饮用黄河水的历史,县城及周边13.8万名群众喝上了甘甜的黄河水。

——实施“气化庆城”项目。2018年启动“气化庆城”项目,2020年1月7日通气投用,结束了庆城县不通天然气的历史。

——银西高铁、甜永高速建成通车。2020年、2021年,银西高铁、甜永高速相继通车,给庆城人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建改建各类学校42所,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200个,高考本科进线率连续九年位居全市县(区)第一。

——深入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高龄津贴实现全覆盖,提升改造乡镇卫生院6所,成功创建国家健康促进县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标改造县级政务大厅,开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

如今,庆城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光荣使命催人奋进。庆城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新庆城建设新局面。

--> 2022-09-14 ——庆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1 1 陇东报 content_20954.html 1 担当实干谋发展 乘风启航向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