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云 通讯员 石京京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庆城县交通路网建设发展最快、最好的十年,也是交通路网助推庆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惠及人民群众成效显著的十年。随着一个个道路建设项目竣工,一项项惠民举措深入落实,庆城县把城乡道路交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完善城乡路网格局作为民生大事,交通建设跑出了“加速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庆城县位于甘肃东部,泾河上游,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的“金三角”地带,国道211、309、244线,省道213、505、506、507线贯穿全境。
。2017年,甜永高速全线开工建设,为庆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甜永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北南纵横——银川至百色国家高速公路(G69)的重要组成路段,项目起点位于环县甜水堡镇,终点位于正宁县永和镇,路线全长303公里,经过4年建设,于2021年7月正式通车试运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庆阳交通瓶颈制约问题,对促进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开发、建设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对带动整个六盘山片区的扶贫开发、促进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庆城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局副局长李根说。
2020年12月26日,银西高铁庆城站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庆城县从此迈入“高铁时代”。银西高铁跨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包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高铁线路正线长度618公里,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庆城站是银西高铁途经站点主要枢纽之一,占地面积57386平方米,项目总投资7986.9万元。它的开通,不仅极大改变了庆城人民的出行方式,也成为庆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为庆城文化旅游、农特产品、招商引资等各方面发展带来新的速度与商机。“庆城县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提高,让庆城融入西安、银川的经济圈,这对招商引资工作和外来客商都比较有吸引力,给他们提供了很多方便。”庆城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陆斌告诉记者。
当下,打扮梁至庆城高速公路项目正在紧张有序施工建设。随着一个个交通项目的建设和完工,内畅外联的路网骨架打通了交通“大动脉”,逐渐成为庆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庆城县抢抓交通扶贫战略机遇,在推进交通“大动脉”和县乡公路大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通村道路建设,畅通延伸至自然村组的条条“毛细血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群众铺就了一条“小康路”。
初秋时节,行走在庆城县各个乡镇的农村公路上,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大路取代了曾经的乡间小道。“如今柏油路从山底下通到了家门口,我们开车去县城很方便。”庆城县玄马镇柏树村村民张雪芳就是受益者之一。
近年来,庆城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利用区位优势,建立健全“四好农村路”长效机制,着力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初步形成了以“三高一铁四环”为支撑、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辐射、村组道路为延伸的交通网络新格局。
截至2021年底,庆城县公路总里程1898.871公里,其中高速122.439公里、国道194.448公里、省道76.829公里、县道222.469公里,14条乡道258.033公里、150条村道810.282公里、163条自然村道214.371公里。全县153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行政村硬化路通达率达到100%。
如今,庆城县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极大缩短了各地间的距离,引领着乡村发生巨变,畅通了群众出行之路,不断更新着庆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