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雷云龙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大家表示,要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锐意进取,奋发作为,用实干笃行谱写庆阳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金秋十月,庆阳大地沃野生金、田畴似锦,又是一年丰收季。在西峰区什社乡新庄村,农民穿梭在遍地金黄之中。“今年全村种植黄毛谷1300亩,预计亩产量500斤,总产量可达65万斤,产值可达200多万元。”新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容丞说,近年来,村上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加快规模化发展,提高科技服务水平,黄毛谷产业逐步实现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为了守好“陇东粮仓”,全市上下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稳定总产”的思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基本农田质量,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国庆假期,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施工人员赶工期、抢进度,确保项目按期建成。今年上半年,我市围绕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暨“东数西算”工程规划目标和建设任务,从启动详规、土地征用储备到项目引进实施,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加速推进,开局喜人。9月27日,庆阳市全力打造“东数西算”大数据产业集群的典型经验做法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位于华池县悦乐镇新堡村的打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现场,随着最后一根箱梁平稳落在桥台上,新堡特大桥全幅顺利贯通。甜永高速建成通车,银西高铁顺利开通,“四好农村路”全域覆盖,庆阳机场完成4C级改造……随着一个个交通项目的建成投用,全市立体综合交通网络逐步完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庆城县马岭镇村民张彩霞以前在家种地,一年到头赚不了多少钱,在参加了村里举办的月嫂培训后,她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现在每月的收入在8000元左右。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