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建强
深秋时节,走进宁县,群山之中苗木青翠欲滴,城乡公园满目葱茏,一幅天蓝、山青、水碧的生态新画卷呈现眼前。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加快绿色崛起,抢抓机遇,狠抓落实,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与生态建设同升共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环境治理夯实绿色根基
当下,秋意正浓,沿着蒲河流域走进长庆桥国土绿化项目实施点,只见漫山遍野新栽植的苗木郁郁葱葱,昔日的座座荒山披上了“绿衣”。据长庆桥镇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镇上配合宁县林草局实施蒲河流域大规模国土绿化项目,栽植各类苗木3.5万余株。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县坚持把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以构建“绿色宁县”为目标,相继实施三北造林、退化林分修复、造林补贴、森林植被恢复等国家投资项目和全市“再造一个子午岭”“一村万树”等重点工程,全县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提升。今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2.95万亩、“一村万树”达标村荒山造林1658亩、庭院绿化2431户、边角地绿化426亩、陵园绿化8处205亩。
在造林绿化中,宁县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特色林下经济,试验推广“林药”“林禽”“林蜂”“林菌”等立体开发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据统计,全县累计完成林下种植10.8万亩,林下养殖家禽家畜40.9万只(头),涉及农户9600多户,完成林地流转2万亩,林权抵押贷款3000万元,每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6000万元。
近十年来,宁县造林面积从80万亩增加到158.3万亩,建成万亩以上规模造林示范点23处、千亩以上规模造林示范点56处,森林蓄积量突破123.6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1.2%以上。
强化机制彰显生态效益
2021年城区空气指标平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变化率排名全市第一、乡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在污水处理站下游建成氧化塘及人工湿地41.8万平方米……这是宁县去年晒出的一份环保成绩单。
宁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动各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持续不断做绿色“加法”、污染“减法”。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全县环境保护大会等,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先后制定印发《宁县县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宁县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措施清单》等,编制完成《宁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宁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等,从生态环境责任体系构建落实、重点工作谋划、日常环境监管等方面进行了统筹安排。
宁县严格落实“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措施,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按照“前端排查整治,中端强化处理,末端生态净化”的思路,精准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并对偷排偷放、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确保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
如今,宁县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增加,马莲河周家村、蒲河后河桥国考断面水质综合评价均达标,宁县的天更蓝、水更清了,群众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城市绿化打造宜居家园
走进今年刚刚提升改造完成的宁县九龙公园,草木郁郁葱葱,居民在公园里或漫步休闲,或驻足观景。“现在县城环境得以改善,生活在这里我们感觉很幸福。”在公园散步的居民王宁刚说。
以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为总揽,围绕补短板、增优势,聚焦民生关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服务效能,宁县先后建成九龙公园、和谐广场、滨河东西路等游园和广场11个,公园绿地总面积44.12公顷,并对滨河东路、滨河西路延伸段、宁朱路、天赐路等10条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和绿化,道路绿地面积达到8.5公顷,道路绿化达标率100%,林荫路推广率91.55%。
深入开展“园林式单位和住宅小区”创建活动,宁县探索实施建筑物、构筑物等立体绿化工程,积极绿化美化庭院、阳台、屋顶、墙面和室内建筑物、构筑物。截至目前,单位庭院绿地面积2.06公顷,居住区绿地面积6公顷,评选命名园林绿化先进单位40个、园林式单位和住宅小区15个,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100%,县城园林式居住小区年提升率11.59%。
十年来,宁县通过大力实施项目带绿、造景添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整治增绿和“鲜花进城”等工程,形成了以大环境绿化为中心、街路绿化为框架、居住区绿化和公共绿地建设为重点、单位庭院绿化为补充、生产绿地建设为基础的点、线、面、片、环相结合的绿化格局。
城市之美,源于管理,成于精细。宁县坚持在“做精”“做细”上下功夫,在市政维护、市容管理、清扫保洁、园林绿化等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优化工作流程、细化管理标准、完善考核体系,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将县城规划区6.52平方公里划分为6大区块,实行分片管理、分级负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巩固和提升城市形象。
宁县还深入开展县城“六乱”治理行动,拆除乱搭乱建100多处,清理城市“牛皮癣”1.8万处,规范门头牌匾330多个,取缔马路市场10多处,规范便民市场3处,查处乱停乱放、乱排乱倒等违规违章行为500多件。
通过一系列强有力举措,如今的宁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明显改观、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十年来,宁县县城公共绿地面积由2014年的12万平方米增加至目前的85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4.28%、39.27%和11.31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