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鱼自然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作为扎根农村、服务地方“三农”发展的主力军,庆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庆城农信”)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紧紧围绕“强工业、强科技、强省会、强县域”战略布局,坚持对标县域乡村振兴工作重点,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目标,以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着力点,持续加大“三农”领域信贷投入,努力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地方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为庆城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了“农信力量”。
突出“帮农”,支持农民发展生产。庆城农信坚持“小额、分散、流动”的原则,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扶持农民、低收入创业群体的有效手段,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一品牌做大做强。针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又无担保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大联保贷款,形成产业主体担保、担保公司担保、企业担保+农户、国有政策性担保公司担保+农户+信用共同体担保等大联保新模式。
着眼“富农”,支持转变经营方式。庆城农信持续回归服务“三农”本源,理顺“三农”业务条线,完善“三农”考核机制,聚焦县域特色产业,创新推出“仓单质押贷款”,积极推广“富民产业贷”“兴陇合作贷”“脱贫助力贷”“扶贫小额贷”等系列拳头信贷产品,着力将信贷资源向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倾斜。紧扣“育产业、兴主体、促增收”的思路,主动调查了解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扶贫项目和融资需求,主动对接当地政府和金控担保公司,全力支持壮大苹果、草畜两大优势产业,全力支持县域构建产业帮扶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同时,瞄准全县廉租房建设、易地搬迁、安全饮水、“百乡千村万店”电商体系、棚户区和农电线路改造、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创建等工程项目,积极介入信贷支持。
注重“强农”,支持农户金融需求。紧紧围绕服务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农业农村新形势新需求,以支持涉农产业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通过发挥现代农业产业的引领作用,有效带动农户致富增收,助力打造富裕农村。按照实施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贷款工程和做强八大特色优势产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政策要求,精准对接电商、光伏、旅游、家政、文化5类新业态,构建“特色产业企业+农户+农村信用社+”的“3+N”产业扶持新模式,切实与相关生产销售、供销物流、商业担保、保险股权等渠道相结合,分产业、分环节、分主体给予精准扶持,实现特色产业与信贷扶持的深度融合。在项目实施上,把好资金使用投向、结构和方式,重点对接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等民生信贷政策,加大产业扶持、就业扶持、教育扶持、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以及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确保信贷投放质效。
截至目前,庆城农信累计投放涉农贷款26.84亿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3.4亿元、特色产业贷款6344.8万元、兴陇合作贷3684万元、合作社贷款4983万元、脱贫助力贷662.5万元,无差别地支持了辖内涉农企业资金需求。在投入大量资金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创建信用乡(镇)1个、信用村18个、农金室153个、便民金融服务点29家,使全县农民基本实现了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真正把信用社办成了“百姓身边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