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农业现代化 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三化”并进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高效益的产业。坚持以农业现代化、工业绿色化、文旅融合化为方向,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突出科技赋能,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构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

无农不稳。作为全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庆阳属于“以优质苹果和牛羊为主的陇东雨养农业区、陇东农产品主产区、陇东循环农业区”,享有“陇东粮仓”的美誉,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一年来,我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农业现代化为总抓手,以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紧盯秋播、春播、复种“三道防线”,层层签订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建立粮食作物种植台账,将任务落实到村组、农户、地块,靠实粮食生产责任;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302.4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734.39万亩,落实各类保障粮食生产补贴资金5.19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41.56万亩,整治撂荒地种植粮食作物25.52万亩,引导群众腾退苗木占用耕地播种粮食作物8.79万亩……截至目前,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14.84万亩,占任务590万亩的104.2%,预计粮食产量达到168.38万吨,占任务136.5万吨的123.36%。

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我市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为抓手,按照“保粮、扩畜、提果、增菜、养菌”的思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延链增值。

——调优结构扩规模。以畜禽养殖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苹果、设施蔬菜、食用菌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第三季度,全市牛、羊、猪、鸡出栏分别增长9.42%、17.35%、15.09%、13.45%,预计苹果、蔬菜、中药材、食用菌产量分别达到144万吨、58.7万吨、9.56万吨和5017吨。

——育强龙头补短板。加大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骨干企业引培,培育产值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家、5亿元以上2家、1亿元以上4家,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工业带动产业延链增值。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8011家、家庭农场2142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83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1841个,以市场化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农户持续增收。

——创建园区促融合。巩固提升宁县苹果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环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镇原肉鸡省级产业园建设,持续推进环县肉羊、西峰生猪等7个省级产业园创建,同步开展市级产业园联创,实现“一县一园”。

——狠抓项目扩投资。紧盯中省投资政策导向,争取省级以上财政农业项目14类47个,落实项目资金9.55亿元。加大农业农村领域项目招商引资,签约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项目11个,到位资金6.53亿元;兰洽会签约项目3个,总投资46.97亿元,已全部开工建设。

——培育品牌提效益。组织申报第三批“甘味”企业商标品牌10个,全市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累计达到6个和31个,认证“三品一标”81个,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组织19家供应商入驻中国社会帮扶网,推荐31个企业商标品牌进驻“甘味”品牌中心等农产品直营店,1至9月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66亿元。

现代农业加速发展,乡村振兴更有底气。全市上下准确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特点,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牵引,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强化乡村治理,逐步建立起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大格局。

工业绿色化

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资源富集是庆阳的比较优势,工业强市是庆阳的战略抉择,工业绿色化是产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

按照省委、省政府“强工业”行动部署,我市积极顺应国家“双碳”战略,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为目标,立足市情实际和现有基础,坚持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齐抓,提升各级各类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和发展水平,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利用,持续优化工业结构,促进工业绿色转型。

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市持续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谋划重点发展煤基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碳一化学品、煤制绿氨绿肥四条产业链,确保煤化工产业长成“参天大树”;瞄准高端精细化工,推动科元控股天然气制BDO项目落地,实现天然气燃料和原料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启动实施工业园区(集中区)改革,建立“政府支持、园区主体、平台载体、多元发展”机制,做足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在改旧育新中推动工业经济扩量提质。

大数据产业、氦气产业、氢能、新能源,这些都是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既是庆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突破极,也是庆阳主动融入国家“双碳”战略布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布局,甘肃成为8个节点之一,庆阳市承担建设任务。依托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我市围绕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产业链,建设国家“东数西算”数据中心产业基地,努力把庆阳打造成算力高质量供给、数据高效率流通的大数据发展高地。

今年,按照打造“东数西算”数据融合创新示范区、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和红色数据灾备基地的目标定位,全市谋划实施重大项目12个,总投资113.11亿元;金山云一体化算力调度平台、秦淮数据零碳数据中心产业基地获批全国“东数西算”示范项目;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分别通报表扬庆阳市全力打造“东数西算”大数据产业集群典型经验做法,对我市打造“东数西算”大数据产业集群给予充分肯定。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对接大数据企业60余家,与36家数字经济产业链头部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在氦气产业、氢能、新能源方面,2022年5月,省军民融合办批复同意庆阳设立氦气储备基地(库),庆阳瑞华能源公司天然气提氦项目后续总能力将达到135万立方米/年;超前布局“绿氢”生产,加快推进庆阳石化公司氢气回收利用项目,下达庆阳公交集团氢能源汽车市级补贴资金70.92万元;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有序拓展,酒钢西部重工新能源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建成投产,远景大型风机叶片项目即将开工,三一重能大型风机主机项目预计年内开工;庆阳电网内并网新能源场站24座,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1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99.42%,今年累计新能源发电量12.28亿千瓦时。

紧盯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我市围绕工业绿色化发展路径,先后谋划或实施了正宁电厂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及示范项目、疏干水高效除硬设备开发及浓水资源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兆瓦级重力压缩空气储能研发与应用项目、千万千瓦多能互补源网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东数西算”产业园 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项目、上海电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智慧储能集成环县生产基地项目等,助力工业经济低碳循环发展。

文旅融合化

提升三产发展水平

庆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名人辈出,红色文化、岐黄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名贤文化是庆阳文化的符号代表。

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庆阳的禀赋条件出发,我市坚持文化、旅游、体育、医养资源整合、要素融合,坚持“举红色旗、打特色牌、走绿色路”的目标,大力挖掘庆阳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融合发展,把文旅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第三产业全面提升。

红色文化是庆阳革命老区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市深挖红色文化内涵,打磨提升大型歌舞剧《绣金匾》、秦腔剧《南梁》,创排红色历史题材陇剧《南梁忠骨》,编撰出版《陇东红色歌曲集》等文化书籍,不断强化文化资源对旅游产业的要素支撑。把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融合起来,积极完善红色景区服务设施,合水县陕甘红军纪念园顺利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山城堡战役纪念园等已成为红色旅游的著名景点。

依托境内厚重的岐黄文化、农耕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我市快速推进文物保护项目,稳步推进文物发掘保护,深入推进非遗传承保护,打造周祖圣地、岐黄故里等特色文化品牌。启动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遗址——西峰南佐遗址的考古发掘,探明距今5000年左右最大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充分展示了陇东黄土高原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关键地位。完成石家及遇村遗址年度考古发掘任务,正在编制保护规划,申报2022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启动实施庆城县陶质文物修缮、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石质文物修缮、宁县博物馆展览提升和镇原县、庆城县、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展示项目。公布了第五批市级非遗目录代表性项目5类17个,认定公布了10大类80名市级传承人。组织实施庆阳香包绣制、环县道情皮影戏、正宁民谣3个项目保护工作,完成了相关调查、记录、保存、研究、传承和传播工作。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丝路·连接·对话”——中马皮影文化营线上展示交流活动。

在景区创建方面,制定印发《全市A级旅游景区创建实施方案》,创建A级旅游景区7个。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完成第一阶段景观质量申报资料的修改完善。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已筹集4000多万元资金,建设西入口旅客服务中心,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硬件设施。庆城县庆城镇药王洞村等4个村创建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目前已完成自查并上报省文旅厅进行验收。环县环城镇红星村等5个村被列入2022年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创建计划,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合水县花溪谷景区、西峰区凤凰塬舍精品民宿、镇原县聚德小镇康养基地建成开放,庆城县药王洞养生小镇、宁县义渠百花园增加游乐、拓展项目,业态产品不断丰富。

随着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高天厚土、红色圣地、文化庆阳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地域形象和知名品牌,红色圣地研学游、陇东历史文化游、黄土民俗风情游、子午岭生态康养游正在成为精品旅游线路,文旅融合化即将成为庆阳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强劲引擎。

--> 2022-11-21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农业现代化 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1 1 陇东报 content_23081.html 1 “三化”并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