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民主法治典型案例(九)

推进村级民主法治建设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宫刘村位于宁县焦村镇西南部,距离镇政府15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324户1307人。近年来,宫刘村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以“法律九进”为载体,以重点人群管理为抓手,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乡村治理。

强化普法宣传,提升法治意识。宫刘村充分发挥党建主阵地作用,利用新时代文明中心实践站,为群众宣传法律知识,使群众法治观念不断提升,邀请县司法局、通联律师事务所等单位为全村干部群众集中讲授农村实用法律知识,使群众有事信访不信法的局面逐渐改变。利用村级微信群,定期发布普法动态和相关法律内容,使群众有效掌握法律法规。通过道德讲堂、星级文明户评选,全面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利用墙体广告、手绘文化墙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文明树新风”等内容,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厉行勤俭节约。把新办简办婚丧喜庆事宜纳入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引导带动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不断转变村民观念。

健全法治体系,夯实工作基础。为进一步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由村“两委”班子带头,制定法治宣传工作计划,村“两委”班子成员包组、小组长包片、治安户长包户,定期入户开展以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乡村文明新风、环境整治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有效消除了群众“等靠要”思想,增强了增收致富的决心和动力。利用冬季外出务工农民返乡之际,召开返乡农民工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使农民工法律意识得到增强,切实提高了农民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强化法治教育,推动人民调解。宫刘村位于偏远山区,群众居住比较分散,个别群众法治观念淡薄,产业发展滞后。为了加强村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该村配备了素质高、业务精的人员担任村级人民调解员,组建了调解信息员队伍,建立了调解信息网络,推荐各组有威望的乡贤作为人民调解员、普法宣传员,学以致用,调处纠纷。帮助群众依法维权,改变信访不信法的现象,一些农民工欠薪、邻里矛盾、地界纠纷、婚姻财产等矛盾得到了依法化解。落实村级领导值班带班制度处理信访问题,近年来,全村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6起,调处成功率100%,无民转刑案件发生、无群体性事件及越级上访现象发生,全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突出重点人群,跟踪帮教宣传。宫刘村对历年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集中安置,帮教转化,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定期回访。一是对其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心理疏导、政策法规辅导,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再次违法犯罪的法律后果及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二是了解其近期生活状况、掌握活动轨迹、解决家庭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早日重返社会。用身边的人教育群众,强化法律意识,形成凡事用法、做事守法、遇事靠法的良好局面,帮教对象守法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法律观念普遍提升,无重新违法违纪犯罪现象发生。三是落实村、小组、家属三级监管网络,使重点管理对象能够及时参加学习和公益劳动,落实有效监管,无脱管漏管现象发生。

《巧儿说法》栏目免费公益解答律师杨亚栋

电话: 18993425332

--> 2023-01-07 民主法治典型案例(九) 1 1 陇东报 content_24674.html 1 推进村级民主法治建设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