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全刚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做好理论教育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非凡、使命光荣。一年来,我市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担当作为,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庆阳大地上唱响了嘹亮的主旋律,汇聚起了强大的正能量。
高扬旗帜
理论学习筑牢思想之基
思想引领,润物无声。我市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关键少数”引领学习新思想。市委书记黄泽元带头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了题为《统筹发展和安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辅导,为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深化理论武装做了很好的示范。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市委成立了由市委书记黄泽元任团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周继军任副团长,市委常委、党的二十大代表、理论工作者等24人为成员的市委宣讲团,分赴各县(区)和市直各行业各系统开展宣讲;其他市级领导也深入分管的行业(系统)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为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夯实学习载体、改进学习方法、规范学习行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学彻悟笃行中汲取政治力量、思想力量、行动力量。
“一书风行”引领学习新热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刚一出版,即在全市引发学习热潮,发行量一路攀升。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学细悟、融会贯通。“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生活和工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提高政治能力、治理能力,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全面发展。”在一次次的集中学习中,党员干部群众结合工作实际谈认识、谈体会、谈收获,运用党的科学理论优化思想方法,解决思想困惑。
“学习强国”引领学习新风尚。引导社会各界群众广泛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创新开展“强国积分”兑换、“强国号”共享单车推广、“学习强国”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扩大“学习强国”学习使用覆盖面。目前,全市共组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一级学习管理组织1个、二级学习管理组织13个,注册并加入学习的组织共计5170个,学习人数达到8.3万人,日活跃学员人数保持在2.2万人以上。全市上下还把“学习强国”作为对外推介的平台,积极上推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类优秀作品。2022年累计向“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报送稿件1320篇,采用410篇,其中26篇被“学习强国”总平台选用。
走实走心
理论宣讲凝聚奋斗力量
党的工作重心在哪里,群众的关切点就在哪里,理论宣讲工作的阵地就在哪里。我市创新“百姓宣讲”方式,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对谈活动,形成了具有庆阳特色的理论宣讲新模式。一年来,全市共组织开展宣讲2.1万场(次),受众达123.6万人次。
精心谋划,解决“讲什么”。2022年初,精心设计宣讲专题,制定印发了《2022年全市重大主题宣讲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重大主题宣讲进行了安排部署。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先后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国“两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新发展理念等专题理论宣讲活动,同时围绕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乡村振兴、庆阳市情、南梁精神、疫情防控等积极开展常态化宣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学思践悟中振奋精神、凝聚力量。
创新模式,解决“谁来讲”。积极统筹宣讲资源,在建好市委宣讲团人才库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建设,广泛吸纳“致富带头人”“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人才和“零彩礼”“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人物,打造层次丰富、覆盖广泛、专兼结合的宣讲队伍,形成了“专家学者讲理论、党员干部讲政策、专业人员讲技术、典型人物讲体会”的系统宣讲模式。
用活阵地,解决“在哪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员活动室、乡村舞台,开设科技讲堂、法制讲堂、文化讲堂、党史讲堂、道德讲堂,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宣讲活动;发挥“乡村大喇叭”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宣传效果好的特点,多频次连续播报党的创新理论、致富信息以及各类惠农政策,提高政策宣讲的覆盖率和群众的知晓率;充分利用南梁革命纪念馆、山城堡战役纪念园、邓小平旧居、习仲勋旧居、烈士陵园等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等资源,通过看图片实物、听老红军讲故事等方式,探索理论宣讲“情景教学”模式,打造理论教育“实景课堂”。
创新载体
理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从“喜迎二十大”到“欢庆二十大”再到“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我市紧紧抓住每个阶段的工作着力点,围绕主题主线,把握重心重点,将丰富形式与抓牢本质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理论宣讲活动。
短视频大赛收获大流量。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为主题,面向全市组织开展了展示庆阳儿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精神的短视频大赛,用镜头记录庆阳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捕捉全市各县(区)、各行业、各条战线共同推进庆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感人瞬间。入选的256件参赛作品在“掌中庆阳”客户端、“看清”客户端展播期间,总浏览量超过200万次,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人民“热爱庆阳、维护庆阳、建设庆阳、宣传庆阳”的热情。2件作品在全省短视频大赛中分获二等奖和优秀创作奖。
理论宣讲大赛弘扬主旋律。组织举办了“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电信杯”全市理论宣讲大赛,采取分层选拔的方式,从8县(区)及市直有关部门选拔17支参赛队伍共23名选手参加大赛,以赛促宣、以赛代练、以赛聚力,选拔培养了一批党的理论宣讲先进骨干。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赵丹代表庆阳市参加了全省理论宣讲大赛,喜获二等奖。
基层理论宣讲搭建新平台。以建阵地拓宽度为目标,指导全市21个基层理论宣讲面对面示范点针对不同群体受众,区分层次,分类指导,精心设计“自选动作”和“特色动作”,积极创建理论品牌。结合数字乡村——联防联控综合治理中心建设,搭建基层理论宣传新阵地,采用“1+1+1+N”机制,实现了政策传播、疫情防控等工作的媒体化、智能化。打造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沙盘、理论宣讲中心讲堂、“灯塔”微信平台,有力助推乡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助推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治理。
把握关键
理论教育提振精神士气
我市始终坚持贯彻新时代党的理论教育工作总要求,搭建平台、创新载体、丰富内容、活化形式,积极服务于全市干部理论教育工作。
积极服务理论学习中心组。配合做好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制定、学习情况通报、学习资料编发等常态化工作。围绕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邀请高层次专家教授,聚焦庆阳高质量发展大局,举办专题辅导报告,开拓了思维视野,凝聚了思想共识。突出理论特色,精选权威性、理论性、指导性强的理论文章,编发《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学习专辑4期,编写《庆阳市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宣讲提纲》《庆阳市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提纲》《庆阳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提纲》,为市、县(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市直各部门各单位提供丰富的理论学习资料。
持续打造理论教育微课堂。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的引导作用,采取微视频、微动漫、H5、VR技术等多种形式开展网上理论宣讲活动,实现网上网下共享、线上线下互动,即时、精准、灵活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依托移动短信理论教育手机平台,优选、推送党的创新理论和形势政策信息,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线上学习,帮助干部群众解决理论困惑,提高思想认识。2022年,共向各级干部推送理论、政策等手机短信2.2万余条,全市制作播出理论微宣讲、微课堂1020场(次)。
不断拓展理论研究新视野。组织市、县(区)宣讲团专家库人员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双轮驱动、三化并进、四建支撑、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和庆阳资源禀赋、区位特点等课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组织推出“辛理瑄”文章17篇。同时,经过深入基层座谈调研,结合理论宣讲工作实际,形成了《新时代理论宣讲能力和水平提升路径研究》等调研成果2篇。
党的二十大对思想理论武装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内容,为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新路径、提供了新方法。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将不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鼓舞全市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庆阳提供理论支撑、筑牢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