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王世杰 养牛让日子“牛”起来

文/图 本报记者 何海峰

1月9日,记者来到华池县上里塬乡黄塬村村民王世杰的家庭农场,在标准化牛舍里,一头头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正悠然地嚼食着草料。看着自己辛勤喂养的肉牛由少变多,一天天成长起来,王世杰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王世杰今年56岁,年轻时,他和村里的其他农民一样,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务工,一年也有万余元的收入,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越来越不好找,于是,他萌生了养牛的想法。

“我是2020年开始养牛的。当时,借助华池县推行家庭农场的机遇,我将打工积攒的20多万元全部拿了出来,又贷款10万元,购买了20头黄牛,开始了自己的养殖事业。后来,我经过多方了解,发现养殖西门塔尔牛效益更好。2021年,我将原来的黄牛全部出售,卖了30多万元,又购买了9头西门塔尔牛。经过一年多的繁育,目前存栏肉牛16头。”王世杰说。

王世杰告诉记者,养牛对他来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他自己家有13亩地,每年都种玉米,牛的饲料基本可以保证。村里前些年已通上了动力电,他也购置了铡草机。西门塔尔牛长得快、疾病少、肉质好,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如果偶尔遇上了养殖技术和防疫方面的难题,只需要给县乡的养殖专家打一个电话,他们就会上门服务,手把手指导,非常贴心。

赶上了国家推进乡村振兴的好政策,王世杰的心里乐开了花。他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下,西门塔尔牛每头能卖3万多元,按照现在牛的存栏数算,相当于他这几年攒下了四五十万元。“我和老伴只有一个儿子,他是个厨师,在天津工作,目前已经成家立业。新的一年,我要继续努力搞好养殖,逐步把贷款还了,然后再盖上几间新瓦房,让自己的日子也‘牛’起来。”王世杰笑着说。

--> 2023-01-14 何海峰 1 1 陇东报 content_24903.html 1 王世杰 养牛让日子“牛”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