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庆城县晶城粉业有限责任公司

“银粉”变“金丝” 丝缕皆年味

本报讯 (记者张瞳)春节将至,年味渐浓。1月11日,记者走进位于庆城县玄马镇贾桥村的庆城县晶城粉业有限责任公司,冬日的阳光洒落在晾晒架上,一根根“银丝”般的粉条整齐地排列着,包装车间里传来“哗啦啦”的粉条装袋声,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包装着年前的最后一批粉条。

“每年一到腊月,粉条就全部售空,今年还有很多客户打电话找我预定,但是已经没有存货了。”庆城县晶城粉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庆亮满脸笑容地说。该公司主要生产、加工和销售纯洋芋手工粉条,2022年生产的180吨粉条,现已全部售空,收入达200万元。

谈及创业之途,刘庆亮感触颇多。他是一名退伍军人,以前长期在外务工,从事企业会计工作。因为家庭条件困难,他一心想着摘掉家里的“穷帽子”,于是多方考察,四处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最后看中了风险小、收益稳定的粉条加工行业。

2017年,他毅然返乡,筹资60多万元,注册成立了公司,并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运营、当年收益。

为了拓宽销路,刘庆亮在庆城县商务局的指导下尝试通过电商平台线上销售,他在快手平台开起了小店,及时制作发布粉条的宣传视频,还把各类产品挂上“小黄车”。他说,现在做销售不能只是“一条腿走路”,必须借助网络平台把货“带”出去,多方拓宽销售渠道。

创业成功后,刘庆亮不忘回报乡亲父老,公司常年聘用的26名员工都来自本村及周边乡镇,每人年增收2万多元。公司成立的第二年春节,刘庆亮拿出300多斤粉条,慰问了村上66户五保户、低保户。他说:“退伍不褪色,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能丢,我不但要自己富起来,还要带动身边的乡亲们共同致富。”

谈及新年打算,刘庆亮说:“疫情政策调整后,公司现已全面复工复产。我的打算很简单,做‘良心’粉条,做‘向上’企业,走好线上销售的路子,带动更多年轻人留在家乡创业,让乡亲们的口袋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美。”

--> 2023-01-17 张瞳 庆城县晶城粉业有限责任公司 1 1 陇东报 content_25031.html 1 “银粉”变“金丝” 丝缕皆年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