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南力 赵丹 见习记者 王华
这段时间,环县皮影雕刻技艺传承人张治文创作了许多兔元素皮影作品,迎接癸卯兔年的到来。
1月12日,在环州故城道情皮影馆内,41岁的张治文伏于桌案,左手转动牛皮、右手执刀雕刻,锋利的刀尖在牛皮上时而扎、时而推、时而凿,经过4个多小时的精心打磨,一幅传统皮影与现代潮流元素相融合的“年画兔”栩栩如生地呈现了出来。
“环县皮影制作讲究精细,一些经典模板都是一代代手艺人传承下来的。要做好一件作品,需要经过选皮、过稿、潮皮、雕镂、敷色、熨平等20余道工序。”张治文说。一个皮影作品要经过几千刀的雕刻,是一个复杂而奇妙的过程,在雕刻期间容不得有丝毫分心,必须一气呵成。
张治文雕刻的皮影造型夸张大胆、色彩浓淡相宜,作品性格特点从视觉上就呼之欲出,在错综复杂的线条处可见清晰的刀纹,夸张的大轮廓中又有无数精致的小细节,雕刻得非常精美。“即便是一幅常见的20厘米大小的皮影,通常也需一周多时间才能完成。若求快、求量,就无法保证传统皮影本身的精致典雅。”张治文说。
醉心皮影,薪火相传。30多年来,张治文从未停止过研究皮影的制作,以牛皮为纸、以刻刀为笔,一件件皮影艺术作品,在他的“笔”下尽显世间百态。他也谨遵皮影制作要求,一边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一边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力求让手中的刀凿不辜负心中的热爱,雕刻出理想的皮影作品。
张治文说,和流传千年的皮影艺术比起来,30年不过是沧海一粟,但这30多年却让他学会了坚持。他会将皮影创作进行到底,尝试把更多的时代元素融入其中。
“皮影对我来说,早已从喜好转变成了一种责任。”谈及兔年最大的愿望,张治文说,“愿皮影这门艺术在兔年里前‘兔’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