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玉珍 李建强
“我们镇上的洗煤厂过年不放假,这几天正是生产旺季,要不要去看看?”宁县长庆桥镇党委副书记杨亚军热情地说。
“洗煤?煤难道能洗白?”“煤洗了以后干啥用?”“原煤来自哪里呀?”
1月16日,伴着城镇乡村浓厚的年味,带着几许好奇,记者来到位于宁县长庆桥工业园区的甘肃德茂祥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离公司大门还有上百米的距离,一辆辆满载着煤炭的大卡车就排在路边等待进入生产厂区。
在轰鸣的机器声中,穿着大红棉衣、扎着干练的马尾辫、个头高挑的公司董事长贺海红从厂房匆匆走来。她笑着说:“一大早安排原煤存放区域,脸都没来得及洗,因为公司要在煤矿放春节假前,储备近半个月的生产原料,这几天30多辆运煤车源源不断拉回原煤,时间紧急、任务重大,不能有半点马虎。”
跟随着贺海红的脚步,她一一“解锁”我们的疑问。
在几座有五六层楼高的大型设备前,贺海红细细讲解洗煤过程。她说,首先要把原煤传送到洗煤车间,用水洗掉煤块上的杂质,然后运到筛选车间挑出煤矸石,再到800度高温的烘干炉里烘干,最后磨成粉末状的超细煤粉,再装车、出厂。
贺海红说,按照这个工序生产出来的超细煤粉,达到清洁环保燃料标准,从源头上就解决了燃煤污染较大的问题。与传统煤炭相比,燃烧率高,热效率提高30%以上,颗粒排放物达到天然气锅炉的排放标准,是新型节能环保锅炉的理想燃料。
原来,在熊熊火焰燃烧之前,煤也要经过千滤万淘才能成为最优质的燃料。我们恍然大悟,第一个疑问“解锁”。
拉开烘干炉炉门,强有力的火焰喷射而出,却几乎不见炉灰。据贺海红介绍,作为庆阳市唯一一家加工煤粉的企业,在建设之初,公司就从北京煤科学研究院引进国内领先的技术——超微细磨和低温负压回收技术,能生产细度200目-3000目以上超细煤粉,设计年生产能力60万吨。目前拥有日生产3000吨的两套煤粉生产线,建有可存储原煤10万吨的储煤棚,形成生产、仓储、运输一体化的模式,是宁县和西峰区部分热源厂的主要原料供应商,2022年公司产值8700多万元,上缴利税190万元。
公司每天生产的近千吨煤粉外运至宁县和西峰区热源厂,为当地居民送去温暖,第二个疑问“解锁”。
来到储煤车间,一座座小山一样的原煤堆放在1万平方米的储煤棚里,一眼望不到边。为了保证春节燃料供应,在煤矿放春节假前,公司每天从宁县新庄和陕西的煤矿拉运原煤近千吨,储备够近半个月的生产原煤。
庆阳市煤炭储量丰富,甘肃德茂祥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利用这一优势,提高煤炭消化能力,消减矿区外运压力,延伸煤炭产业链,第三个疑问“解锁”。
新年新愿景,家乡在陕西延安的贺海红说,延安和庆阳都是革命老区,两地的人民都有着一颗火红的心。春节期间,为了让人们过上欢乐祥和的节日,公司员工们放弃阖家团圆的机会,继续奋战在生产一线,保生产、保供应、保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