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林
地形占得古金汤,感叹当时几战场。
父子一家三范帅,功名异代两汾阳。
四山带郭环天险,二水分流会女墙。
想见公堂无一事,临川阁上日飞觞。
这首《过庆阳》,写庆阳的山形地势,写庆阳历史上的人物。成诗已经一千年,至今吟读,仍觉大气磅礴。作者是金代大儒赵秉文。
赵秉文调任安塞主簿时二十六岁,正是精力旺盛的年龄,安塞是庆阳近邻。从诗中看,他曾经游历了陕西的许多名胜地方。他还出使西夏,所到无不吟诵成诗。还有诗如游华山、过长安、过咸阳、过邠州、过乾陵、发枣社、过宁州、游崆峒等。但不能确定《过庆阳》的具体写作时间。
庆阳四山带郭,二水分流,高城深池,险没金汤,秦汉唐宋,为历代军事要冲,战略必争之地。范仲淹、范纯仁、范纯粹父子三人四知庆州,一曲渔家傲,长烟落日孤城闭。父子一家三范帅,功勋显赫,后世纪念,遗迹尚存,毫无异议。功名异代两汾阳。其一指唐代汾阳郡王郭子仪。另一人就有点模糊不清了。
赵秉文河中八咏中有一首《汾阳王像》,称赞郭子仪“丹青凌烟谁第一,功业汾阳异姓王。”并以“时危英雄常恨少,抚壁再拜涕泗滂。”来称颂怀念他。安史之乱,太子李亨在马嵬驿与唐玄宗分道扬镳,一路向北,幸得郭子仪将朔方军士护驾,灵武继位,驻跸彭原。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智退回讫吐蕃之兵,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封为汾阳郡王。郭子仪兼任过邠宁庆节度使,他在庆阳有过军事活动,民间传说也颇多。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中写了段秀实与汾阳王第三子郭晞之间一段故事。“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过真定,北上马岭,历亭障堡戍,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柳宗元足迹曾过庆阳,有他自己的文章为证,也可为郭子仪在庆阳军事活动的佐证。唐代还有一位文人到过庆阳,就是诗人杜甫。旧唐书载,天宝十五年(756)安史之乱,京师陷,肃宗征兵灵武,杜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到彭原郡谒见肃宗,拜右拾遗。一段颠仆流离的经历,成为《北征》等现实主义诗篇的素材。文学巨匠过庆阳,吟诗留文,也算给庆阳添彩了!
两汾阳中另一人,可能是指三国曹魏名将郭淮,郭淮为雍州刺史,恩威并施,平抚安定郡羌胡叛乱,显示出其卓越的才能。在与诸葛亮对峙中与名将张郃齐名,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先后封射阳亭侯,都乡侯,进封阳曲侯,死后追增大将军,谥贞侯。儿子郭统,孙子郭正继承爵位。“咸熙中,开建五等,以淮著勋前朝,改封汾阳子。”就仅能查阅到这些资料,姑且认为两汾阳就是郭淮和郭子仪吧!
临川阁为宋代庆州知州蒋之奇所建,在鹅池洞上,是历代文人游历吟诵之所。他还有诗《临川阁》留世。
庆阳的历史悠久,留名与不留名的过客实在太多,一时半会,也分辩不清了。自己也算是庆阳的过客,弹指一挥间,在这里生活三十年了,其间遇见到的匆匆过客着实不少。
清代庆阳人惠登甲有诗称赞庆阳民居窑洞:“远来君子到此庄,休笑土窑无厦房;虽说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又凉。”庆阳冬暖夏凉的气候,也许是没有空调和暖气的古代人眷恋这块土地的缘由。就现在的气候条件看,还是最适宜人类生活的地方。来过一次庆阳的人,还想再过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