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正宁县 “红色基因”扮靓美丽乡村

本报讯 (庆阳融媒记者刘效国)近年来,正宁县把开发利用红色资源与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发展一体推进,以红色基因为乡村振兴赋能。

近日,走进正宁县宫河镇王录村“红色村庄”项目建设点,记者看到,村道宽敞洁净,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房屋农宅整齐划一,家家户户院墙内外整洁美观、花团锦簇,一幅美丽乡村的画面扑面而来。

王录村是一块红色的热土。1937年2月至8月,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的邓小平曾在王录村住了半年,期间,他一边组织部队休整训练,一边开展政治教育,发动群众募捐抗日军粮,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地下组织和地方抗日救国会。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励、鼓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财富。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王录村党支部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立足村情民意和蔬菜产业发展基础,确定了蔬菜兴村的发展思路,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引进山东合万家集团,由正宁县正发公司负责管理运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种苗、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模式,打造蔬菜生产服务运营全产业链。目前,全村已建成蔬菜大棚33个,为周边群众提供务工岗位200多个,人均劳务收入每年达到2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0多万元。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优势,想方设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这片红色土地孕育致富新希望。”王录村党支部书记王芳运说。

今年,宫河镇党委将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相结合,建设了凸显红色元素的红色故事雕塑、红色光辉广场、战士剧社展览馆等,并大力推进以垃圾、风貌、厕所为主的“三大革命”和乡村建设行动,实施“一村万树”工程,着力打造幸福宜居美丽村庄。

据悉,自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正宁县先后组织实施了王录村、南邑村、柴桥子村、新庄子村4个红色美丽村庄项目,依托红色文化禀赋和自然风貌,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一体推进。

--> 2023-05-15 1 1 陇东报 content_29191.html 1 正宁县 “红色基因”扮靓美丽乡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