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实干笃行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上接1版)2021年,纪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办弘开盛养殖家庭农场,整合资金95万元,建设牛棚、饲料棚和办公用房,形成的物化资产归村集体所有。该农场采取“支部+农场+村集体”模式和“托管代养”的方式,为王沟圈村、纪村分别代养基础母牛26头,向两个村每年分红2.6万元。

“通过发展养殖业、种植反季节蔬菜,村集体年均增加分红收入5万元以上。目前,农场的牛存栏量达110头,种植反季节蔬菜7亩。”李树朝说。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纪村摆脱了“等要靠”的思想束缚,发展底气更足了。去年,纪村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改善了村党支部的办公环境,并对部分村道进行了维修。

红色村庄赋能乡村振兴

“参观完3个展厅,我感触颇深,村上修复的邓小平旧居让厚重的历史得到更加灵活的展现,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来自苏州的宋先生说道。

宫河镇王录村是中组部和财政部确定的第一批红色组织振兴试点村,也是2022年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村内有红色革命遗址邓小平旧居、山清水秀的马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宁一绝”手工制作拉板糖。

“1937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为策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联合抗日,由陕北进驻富平、蓝田、正宁一带,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邓小平同志在此居住了半年时间。当时,王录村成立了抗日救委会,红一军团在这里训练,还给群众从沟里挑水,和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军民情。”王录村党支部书记王芳运说。

依托资源优势,正宁县实施了王录村红色组织振兴试点村项目,重点实施红色主题广场建设、战士剧社展览馆建设、红色风貌改造提升工程、林荫小道建设工程、红色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六大项目”,全力打造红色资源开发、优势产业培育、人居环境宜居、公共服务完善、“农文旅”相融合的红色乡村振兴示范村。

目前,红色主题广场和战士剧社展览馆已全面开工建设,同步制作红色故事雕塑。积极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扩建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33座,争取扶贫资金50万元发展肉牛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了全面突破,并带动群众务工增加收入。

正宁县聚焦“建强红色组织、传承红色基因、壮大集体经济、健全治理体系、改善村容村貌”5大目标,先后积极争取实施了王录、南邑、柴桥子、新庄子4个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努力为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助推乡村振兴探索新路径。围绕“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发展理念,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

--> 2023-05-15 1 1 陇东报 content_29203.html 1 实干笃行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