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庆阳融媒记者耿洋洋)“主动创稳”行动开展以来,西峰区董志镇紧盯主动创稳机制建设年要求,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强化阵地和队伍建设,增强服务功能体系,以防为先,扎实推动主动创稳工作走深走实。
9月5日,记者走进董志司法所,一面写着“怀爱民之心 办利民之事”的锦旗映入眼帘。这面锦旗见证了董志镇综治中心、董志司法所帮助延安客商张保平解决愁心事、烦心事的历程。
据介绍,3月23日,张保平到董志镇综治中心反映,2022年4月,他承租董志镇群众雷某的场院用于渗水砖加工,现在,租赁合同到期,由于机器在运作过程中损坏了场院地面,因赔偿问题产生了纠纷,希望得到解决。
接到反应后,董志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立即查看了场院地面损坏情况,并与双方当事人商议,最终协商以合理补偿达成协议。
“我当时向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反映问题后,他们第一时间来到现场了解情况,仅用两天时间就帮助我解决了问题,速度快、效率高。”张保平说。
董志镇紧扣“一体化”运行、“一站式”办理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运行机制,加快建成董志镇综治中心,设立“一厅八室”,建成村级综治工作阵地21个,设立便民服务台、综合服务室和视频监控室,配备镇村两级综治维稳专干42名,规范群防群治队伍管理制度,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整合配强网格员队伍,设立综治平台专管员,完善平台信息,加强日常运行管理及村级网格员培训,实现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立了“和万家”人民调解室,聘请“全国优秀调解员”、董志镇董志村党支部原书记孙林元为专职调解员,以“听聊说化”的调解方式,消化双方积怨、增进情感沟通、强化说服教育,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源头。
“我们分别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情绪疏导,聆听当事人诉求,在沟通中让双方情绪得到宣泄,从而提高调解效果,切实将群众内部矛盾在内部解决,守住初信初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第一道防线。”孙林元说。调解室成立以来,受理婚姻家庭纠纷、经济赔偿、合同纠纷等矛盾纠纷36起,成功调处矛盾纠纷34起,正在调处矛盾纠纷2起。
董志镇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和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出发,按照“凡是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都要早排查;凡是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都要快处理”的要求,整合联村干部和治安信息员等维稳力量,村调委会、司法所、便民服务中心、应急办等服务力量,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组织力量“三种力量”,落实化解责任,加强纠纷处理,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
截至8月底,董志镇共接待群众来访283人次,调处各类纠纷矛盾940起,其中邻里纠纷653起、婚恋家庭纠纷121起、土地森林草场纠纷17起,办理信访案件41起,办结36起,办结率达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