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上接1版)薛塬村包村干部高银廷介绍,薛塬村智慧农业云平台指挥中心由天津对口帮扶援建,连接1个合作社和32户养羊大户,可以实现远程管理、远程对接、动态监测等功能,同时,羊肉收购企业可动态监控羊只的绿色喂养和生长情况,实现农产品追根溯源。

记者了解到,环县将草羊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破题之法,在发展过程中,引进了太湖流域的湖羊,建造了完整的湖羊北移繁育和杂交体系,利用全产业链,以育种、生产、育肥、屠宰和销售5个车间为引领,举全县之力打造“科技强、企业强、种业强、产业强”的“中国羊谷”。

在山城乡的城南易地扶贫搬迁点,环县山联谷农产品加工厂内,优质荞面从机器上不断生产出来,流水线上,工人梁萍正将装好的荞面进行封袋。自2022年11月加工厂建成后,梁萍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三四千元的收入让她不仅改善了生活质量,还能轻松供养家里两个孩子上学。

山城乡位于西北优质荞麦产业带,是环县荞麦的主产区之一,每年荞麦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产量接近4000吨。山城乡党委书记姚建平告诉记者,环县山联谷农产品加工厂是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帮扶支持、9个村集体联合建立的农村集体所有制企业,荞麦原粮产品年加工能力达3600吨。工厂建成投产以来,累计收购原粮226吨,生产荞面精粉、小米、胡麻油等8类产品95吨,产品销往北京、山西、陕西等地,实现销售收入239.2万元,盈利56.5万元。加工厂建成后,附近的群众发展小杂粮产业的信心大增,除企业成本外收益按照村集体60%、交粮农户40%的比例分配,还建立了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村发展、户收益。目前,山城乡为9个村分红45万元,为44户交粮农户分红5.3万元,户均增收2400元。

乡村治理见成效

在环县西北部的虎洞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国土绿化项目和人工造林让这个干旱的乡镇重现生机。

虎洞镇党委副书记敬超介绍,2023年,虎洞镇实施通组油路5条,在张家湾、贾驿整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国土绿化项目、森林植被恢复人工造林等,新建了卫生厕所,还在街道新建了中药材加工厂。

“2023年,县上争取投资资金1.8亿元,在虎洞镇实施刘园子煤矿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可解决西北5个乡镇人畜饮水问题,还可以保障沿川4个村1万亩川台地农业灌溉用水问题。”敬超说。

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虎洞镇组织镇政府全体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成员以“爱心家人”的身份,对全镇154户188名困难对象逐户走访慰问,通过与帮扶对象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境、提振生活信心。

同时,虎洞镇围绕公路沿线、村部周围和农户庄前屋后,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党员干部、志愿者积极开展全域环境卫生整治,全力打造舒适、美丽、干净的生活环境,镇域内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推动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可以使基层更有凝聚力、村民更有归属感。近年来,环县坚持自治为基,让村民自治“实”起来;坚持法治为本,让法制观念“严”起来,在全市率先建成环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20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坚持德治为先,让文明新风“树”起来,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划定彩礼、宴席“限高”标准,有效遏制铺张浪费、薄养厚葬、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推动形成新时代文明乡风。

--> 2024-01-27 1 1 陇东报 content_38388.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