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环县

农资储备“粮草足” 春耕备耕“锣鼓鸣”

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 郭海霞

春寒虽料峭,人勤春来早。为护航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环县从仓储到车间、从肥料储备到农膜生产、从秸秆打包到地块腾出,正在紧锣密鼓开展农资储备与生产工作。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在环县环城供销合作社仓库内,尿素、复合肥、硫酸二铵等各类化肥码放整齐。销售部负责人罗文虎带领工作人员穿梭其间,搬运物资、核对库存、解答咨询。

自去年10月起,环县农资供应商便与多家化肥生产企业对接,根据往年销售数据和市场需求,提前组织协调货源,保证各类农资储量足、品种全、质量优。“作为环县重要的农资配送企业,我们从银川、东北、云南等地调运尿素、复合肥、二铵等各类化肥,现有库存近700吨,货量充足,能够满足环县农户春耕生产需求。”罗文虎说。

走进庆阳秋实塑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温热的气流中,一股夹杂着塑料粒子的气息扑面而来,18条全自动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机器轰鸣声中,薄膜自吹膜口喷涌而出,经塑形后如银色瀑布倾泻,层层缠绕于卷筒之上。工人们穿梭其间,熟练完成卸卷、称重、包装等工序,现场繁忙有序。

“根据种植户需求,我们主要生产宽1.2米、厚0.015毫米的高强度可回收地膜,目前日产65吨,现已生产6600吨,预计至5月中旬可再生产5500吨。”庆阳秋实塑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杜晶表示,该地膜具有拉力足、耐老化、透光好、易回收等特点,得到了周边地区用户的认可。

生产线上,操作员紧盯仪表,精确调控参数,质检员逐捆检测新产品,确保每卷地膜厚度均匀、品质达标,为农民提供优质“放心膜”。这家2022年落户木钵镇的企业,已形成年产2万吨高强度地膜及3000吨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生产能力,为区域农业提供支撑的同时,还带动当地30余人就业。

操作员刘天翔是木钵镇人,公司距家只有10公里左右。“我负责地膜打包工作,月收入6000多元。”刘天翔说,这份家门口的工作,让他顾家挣钱两不误。

城内备耕忙,村内广大农民也投入新一年的劳作中。在芦家湾乡王庄村村民张鹏飞经营的800亩玉米地里,工人们忙着用机械打包玉米秸秆。伴随机器轰鸣,散落的秸秆被归集成列,压制成直径近两米的大型圆柱草捆。举目望去,浑圆的秸秆包错落伫立在群山环抱的田野间,与澄澈碧空、轰鸣农机共同勾勒出生动的春耕图景。

据张鹏飞介绍,自2月14日起,他便组织5名工人用打捆机开展田间作业。目前,日均打包量300捆,预计3月底结束。“完成秸秆打包腾出地块后,就能进行机械化整地备耕。”张鹏飞说,今年他打算继续种植玉米。

春覆一片膜,秋收万担粮。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环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地膜覆盖视为旱作农业保墒增收的关键举措。今年,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种植结构,推广旱作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春管、春耕、春种直接关乎夏粮丰产,我们将持续关注春耕生产动态,及时调整农资供应计划,强化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全县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环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常生锋说。

--> 2025-02-21 路世玲 环县 1 1 陇东报 content_54057.html 1 农资储备“粮草足” 春耕备耕“锣鼓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