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庆阳融媒记者张凡)近日,走进位于镇原县金龙工业集中区的甘肃金星啤酒有限公司,车间外,搬运工人有序搬运啤酒,几辆大货车排队等候装车;车间内,机器轰鸣,一条条啤酒传送带循环运行,灯检员聚精会神地观察着从眼前移过的啤酒瓶。
自2009年成立以来,甘肃金星啤酒有限公司始终是镇原县的重点企业。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底子薄、设备更新慢,公司面临生产营销难、排污难等问题,导致发展缓慢。为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助力企业健康发展,镇原县将企业难题列入重点督办清单,成立工作专班驻企办公,建立“日调度、周会商”机制,协调多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仅用4个月便帮助公司完成了车间硬化、设备搬迁和环保改造。同时,淘汰高耗能设备,引入天然气锅炉、液氨制冷系统,建成污水处理站,实现吨产品耗水量低于国家优级标准。
“公司能够快速克服困难,得益于镇原县采取的各项有力措施。如今,我们公司生产的10多个产品畅销全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有了镇原县营商环境这池好水,我们一定能‘游’得更远。”甘肃金星啤酒有限公司总经理闫福武说。
近年来,镇原县依托工业集中区建设,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落实项目信用管理、区域评估、模拟审批、容缺受理、代办服务和“一网通办”制度,备案时间缩短至1天,开工前审批时间缩短到50天,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100%。
针对企业的“痛点”“难点”,镇原县把行政效能监督促进贯穿于服务发展、服务企业的履职实践中,助推企业做大做强。要求职能部门“当好企业娘家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县级领导包抓企业制,开展“百名干部帮百企”行动。县纪委监委全程监督涉企服务效能,梳理惠企政策清单21项,推动政策“直达快享”。
同时,为了让工业集中区在“强工业”行动中“打头阵、唱主角”的作用更明显,按照“管委会+服务公司”的方式,以标准化硬件设施和全方位优惠政策,为企业量身打造“拎包入驻”的服务新模式,确保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目前,金龙工业集中区已开发建设1.51平方公里,全面完成供排水、电力、道路、燃气、通讯、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