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低空机遇 翼决高下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低空经济赛道应急响应实战演练侧记

庆阳融媒记者 南力 张凡

4月24日,在镇原县城关镇五里沟村上空,螺旋桨的嗡鸣声划破寂静。一场以“智启低空未来·护航数据安全·赋能产业腾飞”为主题的科技盛宴——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低空经济赛道应急响应实战演练拉开帷幕,以低空科技之力为应急救援书写崭新篇章。

科技赋能:四类任务实战“亮剑”

上午10时,随着演练指令下达,5支无人机救援队在四类应急救援任务中展开竞速,用科技之力描绘出一幅应急救援新图景。

在应急物资精准投放区域,华池双塔救援队的无人机悬停在模拟“灾区”上空,通过AI视觉识别自动计算投放轨迹,医疗包直击靶心;伤员快速转运环节,陇东学院-智翼探索队的纵列双旋翼无人机吊载担架,在崎岖地形中稳如磐石,演绎“空中救护车”的极限操作;应急通信中继建立任务,A大队CW25D无人机迅速升空,5分钟内搭建起临时通信网络,打通“信息孤岛”的生命通道;失联人员搜救任务中,庆阳移动先锋队Y60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仪,穿透废墟锁定“被困者”,语音模块实时安抚引导,科技与温情无缝衔接。

“今天的应急响应实战演练非常成功,比赛环境和场景都非常好,桥梁塌方后的救援场景模拟得很真实,我们的无人机在5分钟内就完成了物资精准投送。”庆阳移动先锋队领队杜贺说,在搜救行动中,当车辆和人员被阻断时,无人机能快速穿越障碍,把救生包、药品直接送到需要投放的地点。“这种‘空中生命通道’在真实灾害中就是争分夺秒的关键——科技赋能救援,我们更有信心守护生命安全了。”

本次应急响应实战演练位于茹河河道及周边区域,设置了伤员救助、通信盲区、孤岛灾区和失联人员救助4个模拟应急场景,执行物资精准投放、伤员快速转运、应急通信中继建立、失联人员搜救四项任务,综合考核无人机快速响应、精准作业与智能决策能力。5支队伍突破空间局限性,精准定位、快速响应,远程监控、多级联动,一系列环节一气呵成。

人机共舞:分钟级响应背后的硬核突破

传统应急救援中数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在此次演练中被压缩至分钟级。技术的光芒下,是人与机器的深度磨合。

三和数码测绘队的飞手紧盯控制屏,微调摇杆,无人机在复杂气流中完成高精度悬停。“注意电池余量!切换备用中继站!”A大队的指令声与蜂鸣警报交织,展现出极端条件下的快速应变能力。

“这次演练非常顺利,天气和场地条件比平时遇到的真实救援条件好很多,能见度高、风速稳定,地形和植被条件也不错,我们使用的无人机载重80公斤以内,能够高效完成人员和应急物资的转运任务。虽然今天由于现场雷达设备的干扰,抛投物资时与目标稍有偏差,但整体操作流畅,任务圆满完成。”三和数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低空经济产业分公司副总经理周金宝说,通过这次演练,他们和其他设备厂商、应急队伍进行了深入交流,这对他们未来的设备升级和技术改进很有启发,接下来,他们会在飞机的稳定性和续航能力上进一步优化,让无人机在更复杂的应急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

A大队庆阳市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无人机培训师丁泰杰说,他们所选的设备是大疆M30。“此次演练,我们抱着学习的态度过来的,看到了一些之前没见过的设备,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希望以后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有所准备。”

无人机不仅是工具,更是重构救援流程的“智慧大脑”——从“盲搜盲救”到“厘米级定位”,从“人扛肩挑”到“空天地一体化调度”,低空经济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让救援效率发生质变。

向新而行:低空经济书写时代答卷

当最后一架无人机平稳降落,这场科技与生命的对话暂告段落,但低空经济的未来图景愈发清晰。演练现场,各项保障工作仍在有序进行,为这场科技与应急相结合的盛会画上完美句号。

“未来,我们将深化实战牵引,将镇原演练基地打造成国家级应急技术验证中心;深化技术攻坚,重点突破无人机抗极端环境作业等关键技术;深化区域赋能,让庆阳成为西北低空经济产业的关键支点。”国家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副秘书长彭伟毅说,希望庆阳以此次演练为契机,将今日演练成果转化为明日实战能力,共同推动低空技术从“演练场”走向“救灾现场”,从“技术突破”迈向“体系变革”,真正构筑起守护群众的生命防线。

低空经济领域技术专家侯宇同说,参与救援的无人机,最重要的就是时效,而如何做到最高效的救援,就需要依据强大的算力支撑,庆阳已有超过5万PFlops的算力,这对于无人机厂家做AI运行、系统升级,甚至是做产品的设计研发以及试飞都有强大的支撑,这也是在庆阳做应急响应实战演练的优势。

随着各演练队伍陆续离场,这场汇聚科技与救援智慧的演练正式落下帷幕。从精准投送到快速搜救,无人机技术再次证明了其在应急领域的巨大潜力。本次演练既是技术练兵,更是为西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探路——未来,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科技必将为应急救援注入更强大的力量,筑牢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空中防线”。

科技向善,低空有为。今日盘旋在镇原县上空的每一架无人机,都在为“生命至上”的理念添加数字注脚;每一条划破苍穹的飞行轨迹,都在印证:当科技的温度与土地的厚度相遇,应急救援的未来必将更高效、更精准、更安全。

--> 2025-04-25 南力 张凡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低空经济赛道应急响应实战演练侧记 1 1 陇东报 content_55588.html 1 低空机遇 翼决高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