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庆阳融媒记者 刘萍凝 冯喜斌
近日,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惠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低空经济赛道不仅展现了我国低空经济的技术实力,更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庆阳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城市之一,凭借其独特的自然禀赋与产业基础,正加速构建低空经济全生态链,依托“东数西算”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优势,建成超5万PFlops的算力集群,为无人机控制系统仿真测试、飞行轨迹监控提供强大数字底座。同时,庆阳布局了无人机研发制造、3D打印零部件生产等产业链,2024年首架本土研发的“001号”无人机成功下线。王惠铮指出,庆阳的高原、山地等多变地形为无人机避障、集群作业等技术验证提供了天然试验场,而其农林植保、油田巡检等场景需求,则为商业化应用落地创造了条件。
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低空经济正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多产业融合。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国家层面出台《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将低空空域管理试点经验全国推广,空域使用效率提升40%以上。地方政府亦加速布局,全国45个城市已启动低空经济政策规划,20余个省份发布专项文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场景开发探索商业闭环。
然而,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发展仍面临挑战。王惠铮强调,需加快制定统一的空域管理规则、飞行器认证标准及数据安全法规,并推动跨部门协同机制。当前,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虽已进入试验阶段,但成本高、空域划设模糊等问题制约商业化进程。以广州为例,尽管其首发“空中的士”网络并落地全球首张载人eVTOL运营合格证,却因空域管制未被纳入试点而进展受限。
此次大赛的举办,为庆阳乃至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王惠铮认为:“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庆阳的实践证明,算力支撑下的智能网联技术可大幅缩短研发周期,而多维数据融合将催生城市治理、应急救援等领域的颠覆性应用。”
随着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增设低空经济赛道,这一新兴产业正式跻身国家级战略平台。王惠铮说,低空经济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重塑城市治理、乡村振兴、产业生态的变革引擎。未来3年,我国有望实现低空物流网络覆盖80%县域、城市空中交通在10个以上超大城市商业化运营,而庆阳等先行城市的探索,将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因地制宜+安全健康”发展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