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庆阳融媒记者路世玲)29岁的环县姑娘王婷,一年半前还对AI数据标注全然不知。如今,作为项目经理,她带领59人的团队承接全国各地自动驾驶数据标注业务,实现从负债到年收入近8万元的转变。随着“东数西算”战略落地,AI数据标注在庆阳蓬勃发展,已吸纳从业人员100余名,构建起数据产业下沉的县域就业新范式。
地处陇东旱塬的环县既是传统农业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在“种养为主”的产业格局下,开拓新的就业空间成为当务之急。
2021年12月,庆阳市被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批复设立数据中心集群,正式融入数字经济大潮。环县抢抓机遇,2022年11月,引入蚂蚁集团“蚂蚁服务星站”项目,涵盖天猫超市售前售后客服、饿了么售后客服、支付宝标注等七大类业务板块,初步形成“政府基建+企业运营”的多元业态融合模式。
“大量、精准的场景标注可以提升自动驾驶系统在复杂路况中的识别能力,技术门槛不高、人力需求大,正是县域承接数字产业转移的突破口。”环县电子商务办公室主任张金勃说,将数据预处理环节下沉至环县,既缓解了东部地区用工成本压力,又催生出AI数据标注员等新职业。
为此,环县将县城金羊大厦的三层闲置空间改造成为5000平方米、可容纳千人同步作业的数字就业基地。基地不仅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及设备支持,还减免物业、水电等运营成本,配套建设专业机房、培训教室等功能区,真正实现企业“拎包入驻”。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环县特别推出工作满五年可优先申购保障性住房的激励政策。
“将区位弱势转化为成本优势,是我们参与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培育数字人才的创新实践。”环县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志忠说。
“目前,环县数字就业基地‘蚂蚁服务星站’项目是全国14个试点县(区)中设置岗位最多、就业规模最大、运营绩效最优的基地。”张金勃说。
“身在环县却能服务全国AI产业,这是最具成就感的职业体验。”王婷的团队正成为环县AI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重塑着西部县域的就业生态。
据了解,AI数据标注庆阳从业群体呈现多元化特征,涵盖大学生、全职妈妈等多个群体,环县60名数据标注员中,75%具有本科学历。
从AI数据标注员到AI训练师,再到算法工程师的阶梯式人才体系,正在黄土塬上悄然萌生。当AI数据标注员为自动驾驶勾勒行驶边界时,也为环县标注出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崭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