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清水河

□ 姚康康

清水河是家乡一条河流的名字,它发源于镇原,又在镇原境内汇入蒲河,是一条真正属于镇原县的河流。镇原属典型的黄土沟壑地貌,千万条或大或小的沟壑将山川撕裂成大大小小或纵或横蛛网般密布的形状。整个镇原县的形状就像一张老农的面颊。

清水河源头在马渠镇,途中有众多的支流汇入,流经庙渠镇、三岔镇、方山乡,后在三岔石咀汇入蒲河,对县城而言,清水河是典型的后山河流,清水河全长不到30千米,在镇原县内众多的河流中,它显得似乎有些弱小。

清水河,其实不仅仅是家乡这条河流的名字。整个华夏大地,有好几条河流都取了清水河的名字。河流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这是一个朴素的名字。当你站在众多的河流中间大喊一声“清水河”,许多张河流的面庞会一起回过头来答道:哎!天水张家川有条河,名曰清水河,该河发源于张家川县张棉驿乡,著名的大地湾遗址即位于清水河下游,其最终汇入葫芦河,葫芦河则是渭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内蒙古有县名曰清水河县,因县境内有河曰清水河而得名。毗邻镇原县的固原市有河流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原州区,在中卫注入黄河,也叫做清水河,成为黄河众多的支流之一,是宁夏境内流入黄河最长的一条河流。河流是土地的灵魂,土地需水滋润,有了河流,干旱少雨的北方就有了生机。河流养育了一代代庄稼人,滋养了土地、植物、牲灵,流传下千古的传说。

清水河的名字容易被众多的河流湮没。镇原县的清水河名字并不被人们广为知悉,只是在后山一带的乡镇,说起清水河,大家才亲切地说,是咱们门前的那条小河啊。清水河的流水不大,除了一年中发洪水的日子,清水河都安安静静,不争不吵从山涧流过,后山一带沟壑纵横,有众多的小溪汇入河流。基本上每座大山之间都有沟渠,许多沟渠常年有涓涓细流从胶泥和石缝中渗出。以前饮水不方便,山区人家基本上家家都在深沟泉眼中取水。泉水者,为沟渠中活水挖泉聚集而成,需要人们经常清理淤泥。泉水其实是溪水的源头。小溪汇成小河,小河汇成大河,清水河开始只是一条小河。沿途马渠、庙渠、三岔、方山有众多的小溪汇入清水河,和其他省份的清水河比较起来,镇原境内的清水河未能成为黄河的支流,也不是黄河支流渭河或者泾河的支流,它只是一条普通的河流。对于清水河来说,它的全长只有不到30千米,但在它流经的区域,却留下了众多的传说。北宋时期,镇原北面一带是宋和西夏的边境,常有战事发生,杨文广在此筑城拒敌,是历史上流传甚广的杨家将故事发生地之一。清水河沿岸的碧波潭、柳州城,至今人们说起杨文广的故事仍然津津乐道。人们相信杨文广真实地在清水河的河谷中骑马前行,偷袭敌军,也相信他有着异于常人的神勇,每次总能克敌制胜,化险为夷。杨家一门忠烈,人们千百年传颂杨家将的故事,也是一种故园和文化上的认同。

碧波潭是镶嵌在清水河上的一颗明珠,此处峡谷垂直落差在二三十米,清水河从崖石飞流直下,犹如一条白练悬挂在山间,飞瀑流下汇聚于潭中,水声清越,碧波荡漾,便为碧波潭。冬季来临,悬崖上的水凝结成冰,冰柱倒立,蔚为壮观。据说杨文广曾在碧波潭磨刀,现在人们还能说出哪块石头是磨刀石。碧波潭已成为庙渠镇的一张名片。

清水河流过庙渠的店王村、六十亩坪村,这两个村属于庙渠镇条件最为艰苦的两个村庄。清水河在20世纪很长一段时间,是附近村庄最为重要的水源地。我在庙渠镇当过多年的乡村教师,因工作关系,曾多次跨过清水河,到店王、六十亩坪村去公干。清水河就像困在千沟万壑中间的一条河流,河谷狭窄,山岭高耸,七拐八绕,一直向前,不肯回头。

清水河水流平缓,没有湍急的水流。不像有些河流,漩涡暗藏,随时会吞噬生命。清水河清清白白,没有伤害过无辜的生命。就像庄稼人的一生,足够平凡,足够善良,它甚至不知道最终要流向哪里,它只顺着纵横交错的山间沟壑,不停地向前流去。站在一条大江大河的角度来看,清水河确实才刚刚开始,太过于平凡,太过于普通,但正是有着世界上千千万万的涓涓溪流,才汇聚成大江大河的奔腾不息,波澜壮阔。这么说来,世上任何一条河流都应该值得尊重与怀念。

--> 2025-04-28 1 1 陇东报 content_55717.html 1 清水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