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东数西算”产业园区是庆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蓝海”。园区8条道路即将闭环,第二座330千伏变电站年内将建成;创新实施的绿电聚合项目,将园区到户综合电价降低到每千瓦时0.4元以下。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能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以及中特云5个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年底机架规模将突破10万架。一个千亿级算力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为庆阳经济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赛道。
能源保障项目同样稳步推进。总投资36.8亿元的“气化庆阳”工程已建设管线84条893公里,调压站、储备站、阀室等80余处设施同步建设,“气化庆阳”天然气输气干线项目进度达到60%,为民生用气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农业领域,我市推动“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县域全覆盖,57个食用菌基地上半年产出鲜品2.38万吨。成功创建宁县苹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创建镇原县玉米-肉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合水县奶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链持续延伸,奏响了乡村振兴的“田园交响曲”。
全链条督导
构建管理“新格局”
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与严格督导机制,我市实现对项目建设的全链条、精准化管理。
建立市委常委、副市长“包抓县区、包抓项目”双重包抓机制,30名市级领导包抓111个市列重点项目和44个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形成“领导带头、部门齐抓、市县联动”的合力。市发展改革委建成投用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按月调度储备项目,实时监控进展,实行“红黄蓝”预警;按季度开展专题督导,对发现问题“挂牌督办”“限时办结”。市能源局加大能源项目协调保障,市招商引资促进中心创新举措提升招商精准度……
今年以来,全市召开能源化工、数字经济等专题民营企业座谈会7次,协调解决困难问题27条;44个市列民营企业投资项目梳理问题20个,12个基础设施、惠企政策类问题已解决。
与此同时,我市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8个县(区)、3个市管工业园区、63个市直部门、17个市属国企和9个驻外招商代表处全部扛起招商任务,建立“红黑榜”制度倒逼任务落实。今年以来,全市实施5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236个,完成省外到位资金249.60亿元,同比增长53.38%。
从陇东学院东侧的G309线枢纽立交到G244线张铁沟特大桥120米高空作业面,庆阳正以“全周期服务、全领域发力、全链条督导”的管理模式,构建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骨架。1月至7月,全年5718.7亿元总投资项目中,24个省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29亿元,居全省首位,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480.5亿元,投资完成率达62.3%,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庆阳答卷”。
千帆竞发势如虹,产业体系筋壮骨强。从算力基建的机架林立,到煤电项目的钢架纵横;从交通干线的贯通成网,到现代农业的菌香四溢……庆阳正以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推动能源结构由“原料型”向“化工型”转变,产业形态由“单一型”向“集群型”升级,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奋力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人篇章。